第六章 鬼童上身(1)(1 / 2)
万籁寂静,只有偶尔响起的几声狗叫还能给这座深秋中的城市带来一丝生气。
“醒醒,醒醒,你听听,屋子里好像有声音?”一个略带惶恐的女声轻声细语道。
“什么声音?”半晌,才响起另一个迷迷糊糊,睡意朦胧的男声。
女声更加颤抖了:“你听你听!”伴着她的话音,从客厅里传来像是很有规律的敲桌声。
“我去看看。”这一回,男人听得真切,睡意顿无。
男人从房间里顺手抄起一把掸衣的木棒,悄悄向客厅摸过去。女人则捂着被子在床上瑟瑟发抖。
突然,一阵怪叫声划破夜空。
“嗷!啊!”
“宝宝,你怎么了宝宝!啊!孩子他妈!你快来,你看孩子,他怎么了这是!”男人突然边喊边撞开卧室的门,把女人吓了一大跳。女人定睛一看,男人怀里抱着他们的孩子,那孩子不断地抽搐,嘴里还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原来之前的敲桌子声就是这孩子嘴里发出的声响,再看孩子的表情,则更让人心惊肉跳,已经扭曲得有些狰狞了。
“天啊!”随着女人一声凄厉的惨叫,整条巷子的灯都跟着亮了起来。
翌日。
“老板,来碗馄饨。”
“好嘞,啊要辣油啊?”
“多放点。”
十月过半的南京城,已经是阴冷萧瑟。说起来,南京这座城市一点都没有北方人想象中的江南气候温润的特点,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起来也是毫不逊色于北方。而最最难受的,恰恰是这秋冬交汇之时,南京城经常会下起连绵不绝的秋雨,再加上时不时骚扰一下的大风,整个城市几乎都要在水气中发霉了一般。
“这雨再下几天,秦淮河说不定要发水啊。”
“是啊,可千万别再下了,好容易战乱结束才安定下来,再来天灾可真吃不消啊。”
等馄饨的王江宁无聊地听着旁边两个吃客在闲谈,心道:这鬼天气还真是要了命啊。
“辣油不够自己加啊。”一个小姑娘端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和一屉包子说道。王江宁急忙接过,一边吸溜吸溜地吃着馄饨,一边紧了紧钻风的衣领。
早上一碗喷香的馄饨再加一笼汤包,是南京人的早点文化。
这些馄饨担往往都是夫妻二人,男人挑着担子,担子两头各有一个木箱子,一头是煤炉风机,一头装着面皮馅料。女人则推着小独轮,独轮车上放着两三张小桌,八九个小凳,锅碗瓢盆,两把大油纸伞。天还没亮,就要把摊点撑起来,一张案板架在装面皮馅料的木箱上,一个人包馄饨煮馄饨,另一个则端碗洗碗收拾摊面。
不过王江宁经常来吃的这家,却难得有个自己的铺面,就在探事社的小巷门口,店主是个寡妇,姓李,年轻时候死了丈夫,却也没有再嫁,愣是一个人撑起了这么个汤包馄饨店,还把无人照顾的亡夫妹妹也接在店里帮手,单就这一条,街坊邻居包括王江宁无不对这李寡妇有着三分敬意。
“李大姐啊,今天这么大雨生意怎么还这么好,你这是要发财了啊。”王江宁一边吃一边取笑着摊主。不过今天她这儿的生意确实好得过分了,下着雨居然还有人排队。
“就是天冷了湿气又重,大家才想多吃点个热乎的啊。”那李寡妇熟练地下着馄饨,嘴上也没闲着。
“好吃好吃!今天这包子感觉格外地香!”王江宁夹起一个汤包塞进嘴里,烫得他呼哈呼哈地直噘嘴,旁边端盘子的李家小妹看到王江宁这窘样,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见王江宁听到动静扫了她一眼,这小妹顿时脸红了起来,不过好在她本来就肤色甚黑,红一下居然也看不太出来。
王江宁完全没注意到这黑里透红的李家小妹,却嬉皮笑脸地对着李寡妇说:“我说李大姐,你今天这包子比平时好吃多了,幸亏我师父没来,不然他一口气就能给你吃断货了。不过他虽然没来,我却是一定要给他带两笼包子回去的。哎呀,这出门的时候哪知道今天的包子这么好吃啊,就准备了一笼的钱,但是要不买个两笼回去,我师父要是没吃够发脾气可如何是好?”王江宁一边装模作样地说着,一边拿眼偷偷瞅着李寡妇。
李家小妹早都在旁边捂着嘴,笑弯了腰,李寡妇听他这么不要脸地夸东西好吃,也乐呵呵地笑着说:“我说你这小侦探,你师父的本事没学会这油嘴滑舌可是学了不少。赊你一笼便是,将来可是要还的啊。”
王江宁得了便宜立刻卖乖:“李大姐这话就见外了不是,还还还,一定还,哎呀等接了新生意钱不是问题啊。”
李家小妹听王江宁嘴上还这么讨打,正准备出言损个两句,却被门口传来的“砰砰砰”的声音吓了一跳。
王江宁也皱着眉头回头一看,是几个人在汤包店门口砰砰砰地砸门,这几人都是一脸怒容,看起来来意不善。
王江宁看出来了,李寡妇自然也看出来了,她一把把愣在原地的李家小妹拉到身后,大步流星地迈出店外,向那几人喝道:“诸位有何贵干?若是吃饭,屋里请,若是寻事,只怕是找错了地方!”
只见那带头砸门的男子上前一步,大声嚷道:“老子今天要砸了你这鬼店,我家小子天天在你这儿吃早点,前些日子开始难受了好几日,昨晚上如鬼上身一般!必是你这店里不干净!”
这一下店里的食客们都被吸引了注意,听得那人的声音,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放下了手中的碗筷,一个食客刚要入口的包子也沾着口水悄悄放了回去。
李寡妇冷笑一声,一手撑着门板说道:“你是说我家包子馄饨不干净了?若是我家东西不干净,为何独独你家孩子吃出了问题,这么多人都没事呢?”她边说边一挥手指了指店里这么多食客。
砸门那人还没等说话,他旁边一个妇人就接过了话茬:“李大姐,咱们也不是故意要寻你的不是,但是我家的小三子也是经常在你家吃东西,前些日子也犯了魔怔,和崔大哥家的小子一模一样。还有前巷薛大嫂家的闺女,都是经常在你这儿吃东西的,也是一样的症状。我们三家住得很远,平时也没怎么走动过,三家孩子都不在一起玩,要说有什么共同之处,那便是常在您这铺子吃东西了。李大姐,大家都是街坊邻居,谁也不会故意寻谁的不是,但是自家孩子遭了这等罪,总要有个说法不是。”这妇人说话有条有理,旁边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快就有围观的人小声附和着。
“李氏汤包店去不得,会被鬼上身的,听说这都两三天了,好几个常去她家吃饭的人都魔障了,还都是孩子,要我说,这一定是李寡妇家阴气太重,他家男人在下面看不得她天天抛头露面,这是给她提个醒啊。”
“什么阴气太重,她家男人都死了十几年了,要出事儿怎么早没出事儿?要我说啊,是她家那个铺面下面埋了不干净的东西,你没听说吗?她家那铺面原来是太平天国处决犯人的地方,这几天雨太大,冤魂散不去索命来啦!啧啧。总之是去不得了。”
他们把话一说开,七嘴八舌地一顿胡吹猛侃,王江宁也算听明白了。这李寡妇开的李氏汤包店,是一家小有名气的店铺,以汤包和馄饨新鲜料足出名,天天都排队,每天只卖到中午就售罄打烊了。按照这些人的说法,附近街坊有三四个小孩最近都先后遇到“鬼上身”了,说是有的疯了有的傻了,而这几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常去李氏汤包店,这一下各种说法就纷纷冒出来了,一个比一个邪乎,绘声绘色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