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真不是调戏(1 / 2)

加入书签

当晚, 黜陟使一行并没去瓜县馆驿, 而是就在盐井附近村寨空地上安营。

上到吴长史下到五井亭长, 所有地方盐官心里都是一沉, 陆尚书这是真动怒了啊。瓜县盐监脸上的笑挂得很辛苦, 尤其收到吴长史的眼刀以后。

有本地官员处理死难者后事、安抚乡民, 户部诸官没什么事, 官阶高的一些候在陆尚书跟前, 而程平等低阶官吏吃了晚饭后就自动散了。

程平胡噜胡噜肚子,带来的胡饼有点干硬、腌肉脯也不好消化,好在还落着两口热水喝, 不然胃该造反了。前世程平有个铁胃,这一世却不大好——这一世的爹胃就不好,或许是遗传。

出了帐篷, 往四周眺望, 莽莽山岭黑黢黢的, 在并不明亮的月下,显得有点吓人。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就是盐场, 场边小屋的灯火很明显。程平提着灯笼朝盐井走去。

离着还有一段距离呢, 便听到犬吠, 程平停住脚。盐场有人举着灯火喝问:“什么人?”

程平对本地方言半懂不懂的,但这么简单的还是能听出来, 便喊道:“我是户部盐官, 来探看一下盐井。”

拿火把的两人赶忙接过来, 近了又给程平行礼。

程平拦住:“你们带我在这转转吧, 黑灯瞎火的。”

这一片盐场不小,有三口盐井,今天埋了人的那口盐井最大,看直径大约有八·九米。井上面又有架着的辘轳滑车,旁边有储存盐卤的池子和一排煎盐用的灶眼。

程平问看井人采盐的工序流程,其中一个汉子连说带比划地跟程平介绍了一遍。

简单地说就是用大绳拴着大牛皮囊,垂下井去取卤水,然后用辘轳提上来,倒出卤水,再垂下,如此往复循环。从早晨到午后,不间断进行这一操作。

到午后泉脉卤水渐渐少了的时候,就需要把盐工垂下去人工取卤了。

到傍晚时分,卤水正好取光。第二日盐卤泉脉还会再涨上来。

从井里取卤的同时,同时把卤水上锅煎煮提炼,才能得到白盐。

其中最费人力、最危险的是取卤过程。

程平问:“若下井出了事,家里老小怎么办呢?朝廷给多少补偿?”

两个看井人想来是得了嘱咐,都讷讷的。程平叹口气,便不再问。

一圈,心里越发闷了,走回营地去,略洗漱,躺在帐内,听着山风和偶尔传来的犬吠声,程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日,程平是被隐约的号子声吵醒的。她穿好外袍,走出营帐。不只她,也有别的官员出来探看。大家彼此打了招呼,正要回去洗漱,陆允明出来,对大家淡淡地说:“既然都醒了,一块去看看吧。”

晨曦中,一群光膀子的汉子拽着大绳正在用辘轳提卤水,灶眼也已经点上了火,妇孺老弱则在烧灶。号子声、说话声、吱吱嘎嘎的辘轳声,交织成一片热火朝天的气氛,仿佛昨日的悲剧不曾上演一般。

五井亭长一晚没睡,眼袋越发深了,昨晚被瓜县盐监训了一顿,自知这个亭长是当到头了。这会子看到贵人们混在亭户当中,不由得战战兢兢的,很怕有个砖头瓦块让贵人磕着碰着,那真是十个自己都赔不起。

昨天靠听的,到底不详细,今天亲眼看见,程平才真正了解了采盐制盐的过程——以及辛苦。

就那大牛皮囊,不知是由几块整张牛皮补缀而成,这一囊,估计要有三四百斤的卤水。十几个壮汉不断地用绳索把皮囊拽上,倒出卤水,再放下去。这样的天气,盐工们不穿上衣,还都汗淋淋的。

程平听说有官井用犯人来做这苦工的。这个盐场也是官井,采盐的却是服徭役的普通亭户。

瓜县也有民井——大多是士族豪强的,也有一些是村镇宗族共有的。

井盐与海盐不同,挖井采盐需要的人工多、技术性也强,不是普通散户能负担的,所以井盐大多被官府和豪强控制着。

另一边一群人在修昨天闷住人的井。挖一口井不易,摸准“泉脉”也不简单,故而,井眼是不会随便被废弃的。一般若是塌方,再重新挖开就是了。

看见不断用辘轳吊上来的土石,程平心里揪揪着,下面不知道有几个人,真是用生命在挖井采盐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