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卡农(1 / 2)

加入书签

如果不是这次苏晓曦说起,江华几乎忘记了自己高中时,还曾有过这样一段“音乐少年”的经历。

其实仔细想想,少年时的自己,还真的算的上“多才多艺”。

父亲江文川对江华从小的教育都比较开放,希望他什么都尝试的学一下,不求成名成家,至少涉猎广泛,也算是一种素质培养。

所以,从小学起,江华先是在少年宫学画画,从素描、国画到油画,学了近十年,直到高中才慢慢放下。

同时,小学起跟着父亲的一个好友,省师大音乐学院的老师学习小提琴,也学了近十年。不过中考后他爱上了吉他,小提琴又放下了……

其他像围棋、书法、航模……乱七八糟的兴趣爱好,都是浅尝即止,倒也符合江华双子座的风象性格——充满好奇心而又兴趣多变。

不过还算好的就是,江华自己对此倒也不排斥,他的确是有兴趣才学的,把这些东西作为一种休闲娱乐。

等再过些年,随着社会变化,竞争压力让父母们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和兴趣爱好班,结果让小孩疲于奔命,反而令孩子丧失了兴趣和乐趣。

国内的教育体制是“唯成绩论”的应试教育,某种程度上,相比国外注重学生的全面能力,尤其是活动、社交、交流能力,注重挖掘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国内的教育还是比较刻板,这也造成了大部分中国的学生除了认真学习之外,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独立的人格、开放的思想、自由的选择,中国的学生很少在年少时能够有这样的理念。

很多人在进入社会多年之后,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正在做的,并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那时候才开始感慨梦想还未开始却已经消逝,开始回想当初如果自己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去追逐梦想,是否现在的自己会不同……

江华很喜欢演员徐静蕾,尤其欣赏她通透而简单的生活态度。

记得一次看老徐的采访,她除了出来拍电影工作的时候,平时不喜欢出席社交活动,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她在大街上开车,发现一家布料店有缝纫课程,于是报名开启了自己的手艺人生涯,当“裁缝”给自己做包做衣服;

她从小背古诗,学书法,她的书法被收入方正字体库,叫“方正静蕾简体”,可她说,这些都是被爸爸逼着学的,其实自己最喜欢的是美术,本来16、7岁的时候曾以为自己将来会当画家,于是她又重新拿起画笔,开始画水彩画……

江华现在想想,之前的半生,他奔波于商海,为了生计和财富,终日营营,偶尔去看场音乐剧、话剧之类的,也大多是为了泡妞……,早已失去了简单而纯粹的乐趣。

而少年时的自己,似乎反而活的更加精彩,更加鲜活,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有无数个未来,或许只是某一个时刻的一次触动,一个感悟。只是很多人在那时并不知道选择的意义,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

江华和毕采卉、苏晓曦、常言从体育馆出来,穿过半个操场,来到主教学楼。

走到高二4班(理)门口,常言进去喊了一声,两个人跟着他走了出来。

个子瘦高,小眼睛长头发的钟凯(小鸟)背着一把吉他,脸色故作深沉,仿佛一副流浪歌手的颓废,可惜虽然学了颓废却没有洒脱。

同样高个子,短头发的张洁,笑容明媚爽朗,是个性格直率的女孩。她和毕采卉是好闺蜜,一出来就欢呼一声,上前搂住了毕采卉的胳膊。

“哎呀,卉卉,你来了!去了文科班都看不到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