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巨额利润(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好年头,全国各地都忙着投资,就连中央的那些大佬们,也都一个个把钱砸进股市。

还有一些人,拿着钱办了厂子。

例如阎锡山所代表的山西官商,也就是晋商。

晋商这一年在山西疯狂开矿,并疯狂的修铁路。此时是能开多少煤矿、铁矿就有多少巨额暴利。

成本当然也是比较大的,山西的煤矿很多都被江渝的寡头财团给圈下来了,那些地皮大部分都是江渝的。

至于普通的耕地下面有煤矿?

那也不能开采,那是农用土地,没审批是不要想挖的,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开矿的唯一路径,就是找一些漏网之鱼,或者高价从财团手上买地皮。不过高价买走地皮之后,还需要建设铁轨进行运输,投入可是不小的。

不过山西商人还是一个个往里钻。

这些晋商确实很有商业头脑,但却一直被排斥在华东商业协会之外,不为别的,就因为山西晋商没有底线。

明末时与满清通商,明王朝空有庞大人力物力,因为财政破产倒是没用多少,反而因为晋商的存在,让野猪皮用到了中国的物力。

清代时,晋商当中则出现了八大皇商。

他们已经被华东商业协会当成典型的反面教材,也是围剿的重点。

那些晋商把土地买走后,本来也是要非常严格的审批才能开矿的,但因为晋商也都塞了钱,而且奇怪的是负责审批的人也收了钱,然后审批就很快的通过了。晋商感觉不出什么问题,但一些敏锐的华东商业协会商人已经看出了点问题。

也许等战后,中央就会以一个‘贿赂’的罪名,以及矿山不合法的理由,直接抄没矿山,甚至还要罚款。

这绝对是血本无归的买卖。

不过在晋商看来很正常啊!几百年下来什么时候不是这么干的?

趁着这个投资热潮,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也开始将当初统计出来的没有太大持有意义的资产卖了出去。

果然,如今卖很值钱,价格起码是当初的两倍,有的甚至更高。

那些产业虽然零零星星的,但数量却非常的多,而且很多确实有不小的价值,只是对于财团这种大规模垄断势力来说不太适合管理。

中央也开始卖资产了,中央在台湾和朝鲜有不少的资产。

虽然有垄断价值的已经被江渝给买走了,不过通过那些资产的出售,中央还是拿到了近六亿炎黄币。

这回报太高了。

加上之前出售的资产,中日战争不仅没有亏,反而让中央给赚了一笔钱。

从这里也能看出,江渝打仗并不狠。

如果是美国佬打仗,财团巴不得你打掉更多的军火。不过江渝也不敢那么折腾,中国毕竟底子薄。

而且要以民族利益为上,而对于美国财团不是这样,人民只是工具而已,随时可以舍弃。

中央赚了一大笔钱,算是弥补了财政赤字。

而且这一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完全超出了中央的预计,而且财政部发行辅币还赚了一笔钱。

至于主币的增发,这个钱则是财团拿去了。

不过也不是太多,现在根本就没有增发钞票,钞票发多少完全看出口了多少,并拿到了多少黄金。

然后才根据黄金进口了多少来发行主币。

而且随着中央进行税率改革,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种开始征收,银行里存多少钱,或者加上家里有多少钱,才决定要交多少税。

这让中央的税收明显增加。

同时这种税收制度,也让投资急剧增加。

老百姓为了少交税,纷纷把钱拿去投资,进行‘财富资产化’,也正是因为这样,此时的中国,可谓到处工厂林立,各种小厂子都办起来了,小作坊更是一大堆都是,生产着各种工业产品。

那些中小资本家通过集资的方式,中型工厂、大型工厂也都开始陆续出现了,而且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那些中小资本家看到别人赚钱了,也各自找项目去找人融资去了。

现在这个年头,找项目简单得很,不管什么产业,基本上都赚钱,只是赚得多和赚得少罢了。

同样也看有没有实施的条件。

各地方各有不同的资源,也各有不同的交通条件。

资本少些的,只能在交通条件好,但竞争较为积累的地方开厂。资金多的,大可选择资源多,但交通条件差一些的地方,大不了自己修个铁路,或者买些货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