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挨揍(2 / 2)

加入书签

她早应该发现其中关窍,比如两个人都很喜欢看话本游志,喜欢讲一些江湖传闻,宴海楼新出的糕点饮品,苏映雪这总能有一份,秦修经常不在楼中,也是因为苏映雪不方便出门。

“你不怨我,也不讨厌我?”苏映雪惊讶道,她以为沈铃音直接给她一鞭子,或者打她一耳光。

沈铃音更加惊讶:“我为什么要讨厌你?”

这几天沈铃音想了很多,其实一开始认识的秦修的时候,她只是觉得他很有趣,而且自家大哥似乎对他另眼相看,所以她就有点好奇,想要接近秦修,看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真正让她开始感兴趣的是,她在夜探宴海楼时,发现宴会楼的管事掌柜的甚至小儿都是武林高手,所以她才开始好奇这个秦修的真实身份,为何有这么多高手跟在他身后,难道是什么世外高人不成?

然而在几番接触之后,她发现秦修功夫并没有她想象中这么高,但是对方却是一个见识广博,对武林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脑子有着无数的江湖奇闻的妙人。

与其说她喜欢秦修,倒不如说她喜欢秦修所勾勒出的恣意策马,劫富济贫的江湖吧。

那日她拿的荷包,其实并非是自己绣的,而是她心中苦恼着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秦修时,被她师姐发现,然后被她巧言相激,沈铃音脑子一热就让丫鬟准备了一个荷包,去宴海楼告白去了。

她在宴海楼附近哪条街来来回回走了五六遍,觉得不能在师姐的面前落了下风,以后平白无故被她取笑,所以她就破釜沉舟上去告白。

她话还没有完全说出口,就已经后悔了。

她想要直接离开的时候,没想到却被赵延玦斜插了一道,她每次看到赵延玦寻花问柳花天酒地,心里都会生出一股无名的怒火,她也不知道到底是在讨厌赵延玦总是不遗余力在自己面前惹火挑事,还是讨厌对方没有话本中的所言清朗俊秀,谦谦君子的气度。

但是在赵延玦的亲吻自己的那一刻,她感觉心底某个深处在悸动颤抖。

甚至这几日,她精神恍然,每每闭上眼睛,都能看到赵延玦那张欠打的脸,浮现在自己眼前。

记忆如潮浪,她难以遏制,这几日的思考,她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在听到赵延玦要成婚的那一日,她失手打翻了大哥最喜欢的缠枝双莲鱼戏瓷瓶。

她心中有些欢喜,有些忐忑,更多是惆怅。

欢喜的是,赵延玦似乎对自己有情,忐忑的是,这几日京城中的传闻,惆怅的是,赵延玦已经定下亲事,他作为一个王爷,婚约岂能说变就变,而自己绝不会去给他做妾。

其实她急急地跑上门来找苏映雪,就是想要跟她说这件事,因为她觉得苏映雪胸有沟壑,一定给她一些建议。

结果她还没有说出这些,就先被对方炸了一颗雷。

沈铃音是一个心中藏不住事的人,苏映雪既是她好友,也是她的未来嫂子,于是她果断的把心中所想,一股脑儿倾泻而出。

最后还加了一句:“映雪,若是你能帮我解决此事,我就不计较你假扮秦修骗我之事了。”

苏映雪:“……”

苏映雪简直苦笑不得,这事原本就跟她毫无瓜葛,她平白无故被卷入不说,现在还要替收拾烂摊子?

这世间还有道理可言吗?

然而看到沈铃音那双清亮澄澈的双眸,她火气一下子泄了,诶,不得不说,这孩子真得很讨她喜欢,每次看到沈铃音,她都会想起前世的自己。

这是全怪赵小胖,好端端地玩什么琼瑶套路,不仅把自己玩脱了,还伤害了两个千金的感情和声誉,这样的人应该扒光了,吊在城墙上,抽他几顿。

走进乾清宫的赵延玦平白无故打了一个喷嚏。

“王爷,近日秋意袭来,您可保重身体啊。”引路太监小心翼翼地看了赵延玦一眼,看到他惨不忍睹的脸,马上撇开双眼,不敢再看。

“阿嚏——”赵延玦又打了一个喷嚏,他摸了摸鼻尖,昨天被沈沛白丢进水池,看来是感冒。

几步走进乾清宫,赵延玦垂下头:“参见皇兄。”

案几后,皇帝赵炎彻身穿翟纹龙袍,他额骨很高,眼睑下垂,显得有些阴沉锐利,眼角已经有了一些细纹,疲态顿生。

冕冠微晃,赵炎彻抬起头,看到赵延玦的脸,似乎惊了一下:“脸怎么了?”

赵延玦只好含糊道:“昨日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

赵炎彻叹息道:“你啊,就不能让朕省点心吗?”

赵延玦嘴巴动了动,没说话。

赵炎彻又道:“你进翰林有一年有余了,应卯也没去过几回,既如此为何还要去应试,既混了进士出身,进了翰林,也要对外做个典范。”

没错,赵延玦看似混不吝,却是个实打实的进士,虽然排在二甲,但是却也是能进翰林的。

赵延玦自己机敏聪慧,过目不忘,所以先帝才会这般宠爱与他,然而他的聪明从未用在正途上,就连考科举,也是因为跟人打赌,才隐藏容貌去应试。

而且还被他混过了主考官的眼睛,直到殿试的时候,才被皇帝看出来。

一个王爷隐藏了身份,去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参加科举也就罢了,而且他的文章还被主考官赞誉,这个主考官平日还对赵延玦十分看不起,得知赵延玦的身份时,他差点被气昏过去。

此事自然引起了各派朝官的纷争,各有各主张说法,这个说王爷虽然犯了错,但是其才有目共睹,不能泯灭,陛下应该给王爷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另一个说王爷欺上瞒下,身为皇亲胆大桀骜,枉顾律法,应该重惩。

赵炎彻被吵得头疼,恨不得把眼前这个洋洋得意、毫不知错罪魁祸首给直接关个三五年,最终,他还是下令罚了三年俸禄,以及打了三十大板,让他跟其他进士一道进了翰林院。

原本以为他能学好,没想到赵延玦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还找借口,什么头疼脑热,最后直接连借口都懒得找了,皇帝桌案上参赵延玦的奏折早已堆成了小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