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南田风光(1 / 2)

加入书签

蓝天化三人辞别了温玉良和徐小倩之后,一路向江南郡南田山直奔而来。

三人马不停蹄,过武宁,越庐山,穿景德,终于在三天后的傍晚时分来到了江南郡的南田山。

南田山,是江南一带比较有名气的山。因其所属山脉乃高山平台,地势平坦广阔,又有大片肥沃的良田而得名,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人杰地灵,这里也是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的家乡,被誉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六福地”。这里被称作福地,是因这里的高山平台海拔六百余米,舟船不到,战马难登,少战乱之苦;再则有山有泉有田,种稻薯粮,无旱涝之虞,气候偏凉,少虫灾,可谓衣食无忧;从格局上来说,这里是江南一带的一块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宋代诗人赵师侠曾作《忆江南》一诗流传于世,诗曰:“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这里便是南田山了!”蓝天化正陶醉在南田山的秀美风景中的时候,展灵飞忽然打断了他的沉思。

“嗯,此处便是南田山,温玉良兄弟的家乡,也是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的故乡。”蓝天化应道。

“这里风景真的好美啊!”蓝天化身后的林如雪情不自禁的感叹道。

“嗯,这里山美水美,所以才能孕育出刘伯温这样的历史奇才啊!”蓝天化应道。

蓝天化说完,纵身下了马,林如雪和展灵飞也都纷纷下了马。

三人牵着马边聊边走,走了一会儿,就来到了武阳村村口东侧的百丈漈。

这百丈漈汇集了南田山周围六百多平方公里面积的雨水,从高山平台边百丈陡峭的悬崖壁上冲泄而下,气势恢宏雄伟,甚为壮观。百丈漈共有一漈、二漈、三漈三折瀑布,高度约有百丈,故名百丈漈。

蓝天化三人在附近寻了棵大树将两匹马栓好,便开始沿着峡谷流水间的小路穿行,时而踩矴步,时而过小山洞,山路转弯,幽谷之中,百丈三漈便展现在眼前。这里的瀑流不高但很宽,巨石藏于溪水之间,在溪水的冲刷下露出了绿色的青苔,错落有致的阶梯式瀑布群一面铺开,在绿树荫里相互映衬,水流气势尤为磅礴。百丈二漈高二十多丈,水帘洞洞外瀑布垂帘,格外壮丽,瀑布中折处有一个岩廊,廊中观瀑,瀑布如帘,趣味十足。二漈下边有一个深潭,深不见底,二漈百丈深由此得名。一漈瀑高七十余丈,故有一漈百丈高之称。瀑布从百丈悬崖绝壁倾泻而下,水天相接之中,雪雾齐飞,散落的滚珠泄玉,如烟云陡然四起,变幻无穷,微风一吹,顿感神清气爽,瀑声更是轰鸣百米之外,惊天动地,成为旷世奇观。四周群山、峰林拔地而起,直插天际,有的如石塔,有的似展翅雄鹰,有的象水上风帆。脚下松林参天,灌木密布,在曲径峻岭、小桥流水的衬托下,似一幅雄极壮丽的美丽图画。正如刘伯温《观瀑》诗所说:“悬崖峭壁使人惊,百斛长空抛水晶。六月不辞飞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鸣。”

蓝天化三人走出了百丈漈,迎面出现一座小木桥,正巧遇到一位拾柴老伯从木桥对面走了过来。

蓝天化停住了脚步,笑着向拾柴老伯打探问道:“老伯,打扰了!我们是从外地来南田山寻访经书的,您是本地人,可否知道这南田山哪里藏有《神启透天机》一书呢?”

拾柴老伯见迎面站着三个年轻人,向他问话的年轻人面相善良、双目有神,便应声说道:“年轻人,你说的什么书?我一个拾柴老汉也弄不懂,你问我哪里藏有经书,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听村里人曾说起过,说这南田山里的最高峰鹤峰上有个凌云阁,凌云阁里供奉着神像,也许这凌云阁里就藏有你们要寻找的经书啊!”

蓝天化闻言,顿时来了精神,继续问道:“鹤峰的凌云阁?那请问老伯,哪座山峰是鹤峰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