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燕国来客(二)(1 / 2)
九宾之礼乃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原为周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建国,天下有八百诸侯,周天子按其亲疏远近,分别赐给各诸侯不同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等。各诸侯国内,朝堂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夫、士,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或者“寡人”。
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
举行九宾之礼,礼仪隆重,九位礼仪官员,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
按古礼,“九宾之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雄,“九宾之礼”渐渐为诸侯所用,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社交礼节。
秦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九宾之礼,给了赵惠文王时的蔺相如。
“宣燕国使者上殿!”
“宣燕国使者上殿!”
······
嬴政的命令,从奉常的口里吐出,一个接一个,经由礼仪之官传向殿外。
“宣燕国使者上殿!”
高高的咸阳宫阙,传来了最后一名礼仪官员高亢的传呼之声。这最后一人,爵位最低,声音最响,站在宫门前,洪亮的声音似乎响彻整个咸阳宫。
黑色的石阶,恍若通向高空的云梯,两边每隔一步,高大的秦宫卫士排列得整整齐齐。手里的长戟,直指向天,迎着和煦的秋阳,散发着慑人的寒光。
猛然置身于如此威严隆重的场合,秦舞阳过往杀人凝聚而成的勇气,仿佛邪魔进了卫道的佛坛,露出了他本来的怯懦面目。
“这位副使是怎么了?”
守卫在殿前的中郎将见秦舞阳脸色苍白,面有惊惶之色,不由得心下起疑。
“北边偏远之地来的粗野之人,从来没有见过天子,威严之下,才成了这么一副惊恐的样子。“
荆轲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秦舞阳,手捧木匣的双手,忍不住的颤抖,不以为然的瞪视了一眼,撒手之间,气定神闲,与战战兢兢的秦舞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使进殿,这位副使,就留在外面吧!”
中郎将面露鄙夷之色,刚开始见到人高马大的秦舞阳,他还以为这人乃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没想到却是中看不中用。
“诺!”
荆轲心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秦舞阳不是他选择的搭档,关键时刻,果然露了怯。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向前了。
接过秦舞阳手里的狭长木匣,想到樊於期的人头已经传给了秦王,荆轲的心志变得更加坚定。
木匣里装着督亢地图,卷起来的地图包裹着徐夫人匕首,以木匣盛之,秦人更看不出什么异样。
从礼仪官传呼开始,蒙恬的目光,不经意的时而打量着咸阳宫正殿的大门。
一刻钟后,荆轲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了大殿之上。
荆轲的身材不高,甚至有些瘦弱,穿着传统的燕国礼服,轻松的脸色中带着一丝严肃,款步而行,一点也没有怯场的感觉。
这哪里是刺客的形象,分明乃是后世文臣的模样。
若不是心中知晓荆轲的名声,蒙恬很难把眼前的荆轲,与写入刺客列传的荆轲联系起来。
殿外的秦舞阳,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看起来更加危险。原来,真正的刺客,与真正的勇士,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