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谁的钱袋子?(2 / 2)
经过阳德文的悉心培育,西瓜籽也顺利的发芽,并且长势挺不错的,再过几天就可以成熟了,有西瓜吃了。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阳德文雇佣了几个村民,日夜看护着这些,阳德文亲手培育的宝贝疙瘩。
阳德文己经正式的到任了,康德县县尉的任上。
这个时代的民风,大抵上非常的淳朴,作为一县的县尉,肩负着明州城内的治安巡查,缉拿盗匪。
基本上属于治安方面,打架斗殴的问题,抓到县衙之后,都是由县尉审理案情的。
至于一些非治安性质的案子,或是大案和重案,才会由县令亲自审案。
二十一世纪的影视剧中,动不动就跑到县衙门口,击鼓鸣冤的事情,那纯粹就是误导观众的。
如果什么案件,都需要由县令来审的话,那县令这个职务,恐怕真没有人愿意干了。
不仅县令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作为一县县尉的阳德文,其实也不用什么事都过问。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想欺负他是新来的,总是将案子直接推到他的手里。
记得他上任后的第三天,巡街的衙役,在街上带回来了两个人犯,一个一脸的凶相,长得五大三粗的。另一个恰恰相反,一副书生的弱小样子。
原来一脸凶相的大汉,名叫王魁,而一副书生样子的人,名叫黄魁。
两人几乎并排进的客栈,当时是吃饭的高峰时候。
书生模样的黄魁,家里应该是有点钱的,所以点了菜,还叫了酒。
而这个一脸凶相叫王魁的壮汉,明显是家庭比较穷苦的,所从他只要了几个包子馒头,就着一小碟咸菜,便狼吞虎咽了起来。
叫王魁的壮汉先吃完了饭,准备付账时,一摸,发现自己身上的钱袋子不见了。惊的大声的叫了起来,他怀疑是谁偷了他钱袋,再加上他性子比较直,说话就难免有些难听了。
后来没过多久,在店门口的角落里,客栈的掌柜,捡起了一个钱袋子,王魁大喜之下,便说是他丢失的钱袋。
王魁一边走过去,一边大声的说道:“俺这个钱袋子里面,有十两银子,还有三十二文铜钱,袋子上面绣了一个魁字,那是俺的名字,是俺媳妇帮俺绣上去的。”
本来什么事都没有,那掌柜的一看手中的钱袋子,上面的确绣了一个魁字。
再打开钱袋子一看,里面有两银子也是没错,可在一数里面的铜钱,就有点不对了。怎么数来数去,都有三十三文钱,要比大汉说的三十二文钱,多出了一文。
本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记错了了一文钱,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可就在这个壮汉,抓耳挠腮的都想不出,怎么会多了一文钱的时候。
另一个书生一样的人站了出来,指认那个钱袋是他丢的,并且说出了钱袋子的特征,以及里面所装有的银两和铜钱数。
于是两人便争执不下了,壮汉指那书生,是因为听到他刚才,大声的说出来的,钱袋子的特征和银两的数目。
书生就反驳着说道:“一定是刚才在街上的时候,钱袋子被你顺手偷走了,然后你又数过里面的钱。
可惜的是,你走进客栈来的时候,那钱袋子又不小心弄丢了,而你刚才数钱的时候,又把铜钱数错了。”
客栈里的众人一听,觉得好像也有道理。
叫黄魁的书生,见了众人的反应,心里暗暗的高兴。
“大家都来评评理,看着他这一副穿衣的打扮,还有吃一顿中饭,也就是几个包子,馒头,就着一点咸菜的样子,你们大家说,他像是一个身上有十两银子的人吗?
所以这个钱袋子是他从我身上偷走了,然后又掉在了地上的。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叫黄魁的书生,冷嘲热讽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