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项目竞争,短短一个月?王浩的时间观念是不同的(1 / 2)

加入书签

在放下了电话以后,王浩忽然感觉非常期待了,他很少会特别期待一个学术会议,湮灭理论的会议就完全不同了。

湮灭理论就是王浩创造出的理论,而且他很确定湮灭力的存在。

虽然一直到现在为止,湮灭力依旧没有被证实,即便是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一些研究结果还被实验证实,甚至还联系了超导、反重力等问题,但是一种全新的微观力,甚至涉及到了大一统理论问题,想要证实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其实就像是黑洞的问题。

着名的物理学家史蒂文-霍金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天文学家们也观测到了很多宇宙现象,都可以用黑洞理论来解释,甚至说,几十年前黑洞的存在已经被世界认可了。

但是直到真正观测到黑洞,黑洞的存在才被确定下来。

湮灭理论也是一样。

除非是真正测定出了湮灭力,也就是测定出‘常规’的空间挤压强度数值,否则再多明确的研究也无法确定湮灭力的存在。

理论终究只是理论。

王浩自然是希望湮灭力的存在能够被确定下来,他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即便做了这么多研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测定‘空间挤压强度数值’,因为其中牵扯到了质量单位的问题,也牵扯到一系列量子物理的复杂问题。

他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便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多研究,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这就需要发展湮灭理论了。

当有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尤其是会牵扯的很多类似于保罗菲尔-琼斯的天才,肯定能够加快湮灭理论完善的速度。

如果理论能够完善,并涉及到物理的方方面面,湮灭力的验证也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一些全新的想法、全新的研究也更容易实现。

比如,他正准备研究的空间挤压增强问题,现在就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也没有任何的理论支持,灵感值一直‘归零’,连一点进展都没有。

如果能有丰富的和湮灭力有关的理论,也许就能够从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获得灵感开启正确的研究方向。

当然,很多学者参与到研究中,并把理论发展壮大以后,其中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内容。

就像是弦理论一样,弦理论的数学体系,肯定包含很多正确的内容,同时也有很多不正确的,就是因为有很多学者参与其中,也有很多相关的成果。

王浩却不在意这一点,系统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找出正确的路,他能够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做研究。

不过接下来王浩忙碌的,并不是湮灭理论相关的会议,而是去首都参加科学基金会的超导机制系统工程项目会议。

简单来说,就是五十亿经费的项目。

这个项目是以CA005半拓扑微观形态为核心,展开的系统性工程研究,并联系半拓扑理论与超导凝态物理理论。

项目对外的名义,当然不会谈CA005半拓扑微观形态,而是以多种新型超导材料为基础,去探究半拓扑理论和凝态物理的关系,以此来完善超导的理论机制。

这是个非常重大的超导机制理论研究项目,各个科研团队更在意的是项目分配问题。

自从有了超导半拓扑理论以后,国内各个超导相关的机构、团队情况并不好,他们想要申请超导相关的项目非常困难,手头上都可以说没有经费可言。

现在国家通过了五十亿经费的超导机制重大项目,其中超过三十亿的经费都给到了科学基金会,科学基金会也公开了一大堆的超导研究相关项目,甚至还标注出大致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内容。

这些项目大多数不用去做创新,不用去做突破,就能够拿到大笔的经费,自然是非常吸引人的。

之前好多超导领域的学者,谈到王浩都感到很郁闷。

虽然说不上是痛恨王浩,他们也知道王浩是最顶级的学者,他的超导研究为国家、为世界,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但不管怎么说,因为王浩的研究成果,他们中好多人手里的项目都被暂停了,后续也申请不到经费,处境是非常尴尬和郁闷的。

现在他们就对于王浩是一片赞叹。

当天早上七点的时候,会场里就已经有很多人了,好多人扎堆站在一起聊着,“这次列出的很多项目研究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些是常规的凝态物理研究内容,只不过基础是不一样的。”

“我仔细看了,好多都是以新型超导材料为基础,那几种新型超导材料,都非常惊人……”

“还是王院士有本事啊,现在的研究项目不只是有方向,还能直接接触到新型的超导材料。”

“邓焕山的团队,研究出的几种新材料很不一般,我听说最好的材料,转变温度超过130k!”

“有这么高?”

“当然了,这是内部消息,你们大概不知道,最低也有70K,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我仔细看了好多项目,都是研究新型材料的凝态物理特性,感觉就像是应用内容。”

“这次就是大实验室拿大项目,小实验室拿小项目,我们实验室……本来想着能拿到最大的项目,结果……”

最后一句话是贺峰说的,他是东港交通大学超导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员,代表的就是东港超导研究中心。

国内超导相关的科研机构中,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就是科学院超导重点实验室以及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

其次就是东港超导研究中心了。

如果没有超导重点实验室、基础科学中心加入进来,最大的项目肯定会被贺峰代表的东港超导研究中心拿下。

很可惜……

其他两家最大型的机构也加入了进来。

当听到了贺峰的话以后,好多人就不由得转头看向会议室前排的左右两侧。

左右两侧各有几人。

左侧是杜建华的团队,右侧则是汪承林的团队,他们分别带着自己的团队核心人员,来参加这次项目会议。

同时,他们都被孤立了。

两人的团队被孤立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上一次东港举行的超导会议,他们就是众多超导领域学者的‘领头人’,并且公开的和王浩‘势不两立’。

虽然没有明确的这么说,但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而且也都上台明确说了要申请的项目。

当时参会的学者们都认为,两人以及其团队不会加入到王浩的项目中,完全没有想到他们都申请加入了。

“这两个家伙,说难听一点,就是不要脸啊……”

“还说什么自己去申请项目,结果呢?王浩说明了项目以后,他们直接加入了。”

“他们两个大型团队,可都是超导研究的领头羊,结果为了经费还这样做。”

“是啊……”

汪承林和杜建华也都感觉非常的尴尬,他们都非常后悔当什么‘领头人’,也知道申请加入王浩的项目会面对什么。

但是,在庞大的经费面前,面子算什么?

他们都是大型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必须要为团队去考虑,肯定要争取更多的经费,才能让团队生存发展下去。

汪承林和杜建华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能争取到项目才是最关键的。

他们见到彼此才是最尴尬的。

两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一起,相互尴尬的没有说一句话。

汪承林朝着左侧撇了一眼,不屑的想着,“早就知道,这家伙就完全不可信,还说什么绝对不加入项目,纯粹是说给我听的!”

另一边,杜建华也想着,“汪承林这家伙就是没有节操,一点做人的基本原则都没有,上次估计就是故意骗我的,好在我没上当!”

两人对视一眼,互相冷哼一声不屑的扭过头。

这次他们是直接竞争对手!

科学基金会公布了总经费超导三十亿的研究项目。其中有个最大的项目,总经费高达七个亿,内容是研究探索几种超导材料的电子波特性。

研究超导材料的电子波特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容,同时也是所有项目中最重要的。

只要深入了解超导凝态物理以及半拓扑理论,就知道研究直接关系到关联构架电子波和超导微观形态的桥梁。

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加以拓展来沟通超导凝态物理以及半拓扑理论。

当然,想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沟通完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单单靠实验研究是不可能的。

但项目并不需要做太多的理论分析,因为核心理论工作都是王浩的团队来完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