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只是生存(1 / 2)

加入书签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随口说80后或者90后是垮掉的一代。事实上,垮掉的一代这个短句特指的是西方二战后的那代人。由于二战的反基督性,使得西方人在战后形成信仰真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欢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lang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与资本垄断,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纵欲,吸毒,沉沦是他们的代表。

起初我看到这个观点时,也曾侥幸过。可后来想想,其实我们国家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乃至零零后的年轻人跟这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有披头士我们有杀马特洗剪吹,他们有各种毒品**,而我们的海天盛筵以及各种**大趴比他们更有过之无不及。传统几千年的国人正在慢慢走向开放的前沿,认识几天就上床打滚的比比皆是,曾经被捧上神坛的道儒学说正在慢慢被整个社会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名言警句与心灵鸡汤,当然还有英文中那句骂人的话,f-u-c-k!

我一直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仔细研究后发现,好像这一切都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自从改革开放后,社会风气正在慢慢变的西方化,开放化。这并不代表改革开放是个错误的决定,事实上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是无人能及的。在短短几十年间,能依靠智慧勤劳创造出如此惊人财富的,恐怕也就只有中国。我发现,真正让人们垮掉的,不是社会风气,而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财富。温饱思欲,当人们不再追求简单的果腹后,就开始追求身体与心灵上的双重享受。随之而来的,就是沉沦或迸发。

我记得我在上学时期看过所罗门.诺瑟普的小说《为奴十二年》,后来这部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并且获得奥斯卡奖。说实话,这个故事获得奥斯卡奖在我意料之中。故事中有句话十分经典,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垮掉的一代这样的词汇。

不只是生存,而是生活。

生存与生活,其实只有一线之隔。我周星驰的电影里有句台词是这样的,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我记得孙晓青跟我说过,我不要我的男人混吃等死也不要他沉沦垮掉,我要他每天都朝气蓬勃,向上迸发。说实话,在孙晓青面前我永远都像是个长不大的男孩,究其原因她比我大三岁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孙晓青坎坷的人生经历。

我家里尽管穷,但父母在我上大学时还能从牙缝中挤出钱给我买电脑,我从小也没有体尝过那种吃过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依靠着父母的勤劳努力,我在这种温饱的哺乳环境中成功垮掉,而孙晓青却没有。她从小一切就知道靠自己,就连上大学她都需要自己赚取学费。

我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我没遇到孙晓青,我会不会在垮掉的这代中沉沦。最后混吃等死,随便娶个媳妇,或者在王颖丽与夏婉玉的决斗中被首先干掉。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没有孙晓青我会怎么样,后来有天我忽然明白,男人这辈子总会遇到个让你发疯发狂后再向上迸发努力的女人,马晓丹让我挫败发疯,孙晓青让发疯迸发。要不是她们两个,我恐怕也跟那些普通人无疑。大多数人都不明白生存与生活的意思,他们认为生活就是在娴静的午后喝杯下午茶,在晚上睡觉前看本自己喜欢的小说,在网上骂人吐槽坑爹。其实不然,真正的生活是睿智的,明白自己爱谁,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被世俗迷茫,不为红尘癫狂。这就是真正的生活。

说实话,我根本不记得徐功生给我介绍的这两个人。跟他们吃饭的时候,我完全是在跟徐功生交谈,根本没理他们。饭局两个多小时,他们两个交给我两份资料,离开华尔道夫酒店后,我随手将这两份资料丢到停车场上的垃圾桶里。很显然,我不需要徐功生帮我介绍客户,我需要的只是他帮我将消息传出去,让别人都知道我要进驻制造业,仅此而已。

回去的路上刚好途径大学城,我看到路边有卖馄饨的,就让老三将车停在路边,我们两个一起吃馄饨。大学城路边的小摊贩自然吃不到太好吃的东西,但在晚上十一点的时间吃份馄饨十分难得。附近好像是夜市摊,老三看到有买卤肉火烧的,就去买来两个。吃着卤肉火烧喝着馄饨汤,吃的满嘴流油。

老三问我:“老大,你在五星级酒店没吃饱!”

“吃个屁,那里面的玩意儿比屎都难吃。”我嬉笑怒骂道。

老三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

夜市附近很热闹,饭饱后我跟老三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并不着急回去。老三仔细观察四周,他身材高大面容狰狞眼神还有点怪异,吓退不少来夜市吃饭的女学生。我没说什么,这是老三的职业,他有这种天性。说实话,现在能在上海跟我说说心里话的,恐怕也只有老三自己。我跟老三走到夜市的尽头,我蹲在路边点上一支烟,老三站在我的身边。夜色如织,空气中带着股清冷的味道。我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三看似傻,但其实聪明着呢。往往一句话就能点破我的利害,直达我的内心,让我有点忌口,怕被这家伙恶语中伤。就在这个时候,老三收到条短信,他没去拿手机。我不解的看着他问:“为什么不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