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第442章 夺权(五)(1 / 2)

加入书签

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一个提倡事功之学的儒家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人,故名之。

在哲学思想上,永嘉学派认为充盈宇宙者是“物”,而道存在于事物本身(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提倡功利之学,反对虚谈性命。其思想主张与理学、心学针锋相对。

永嘉学派最早提出“事功”思想,亦是永嘉学派最大的特点,主张利与义的一致性,“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道学家的空谈义理。认为“道不离器”,反对“专以心性为宗主”,对董仲舒提出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表示异议,曰:“既无功利,则道义者无用之虚语尔。”,继承了传统儒学中“外王”和“经世”思想,提倡“学与道合,人与德合”,杰出人物应是“实德”和“实政”的结合。

除此之外,永嘉学派还论述了“夷夏之辨”与“正恶之辨”的区别,突出金兵入侵的非正义性,强调抗击金人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重视历史和制度的研究,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

但是让顾同最为欣赏的却还是在‘农’、‘商’发展上永嘉学派的新潮思想。永嘉一派旗帜鲜明的反对传统“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工业与商品经济,并指出雇佣关系和私有制的合理性。

试想一下,在封建中国社会之中,有这样的一个思想‘异数’出现,将从秦汉时期就实行的‘农本政策’予以摒弃,并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来‘重商’思想,这该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前世之时,顾同曾经多次设想,如果两宋社会的经济高度发展,并且不为蒙元中断,那么中国的社会发展,定然会进入自己的渠道之中,后人总是说明代才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但在顾同看来,两宋社会,不管是经济还是思想,才是真正的中国式资本社会的发端。

顾同穿越之后,就一直在试想着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两宋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但是总是苦于手中的人才大多是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太多,这很是不利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所以,叶适以及他所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出现,让他十分激动。

此刻,见到叶适,与之高谈畅论一番,比之拿下史弥远等人更让他上心。

怀着激动的心情,顾同耐心的等了两天时间,终于等来了叶适的回复。

“今夜子时,临安城外十里处余杭驿。——叶适。”

看着锦衣卫探子传来的叶适亲笔书信,顾同也不禁莞尔一笑,后世之时,谭嗣同曾经评述永嘉学派是墨家遗学,有‘任侠’风范,此时从也是写的这封信笺来看,倒还真有几分‘任侠’气息。

看完书信,顾同又一想,这恐怕是叶适在试探他的胆气,想到这里,他又是一笑。

“萧成、哲别,今夜我打算来个单刀赴会,好好会一会这位叶大人,军中事宜,你来负责。”顾同说道。

萧成闻言略微有些紧张,但是也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劝说,顾同也不会改变心思的,所以只说了句:“主公,注意安危!”,就没在多语。

哲别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打点军务去了。

就这样,趁着夜色,顾同只带了沈复一人,往临安城外余杭驿飞马驰骋而去,当然,暗中负责保护顾同的暗卫自是影藏着身形,紧紧追随。要不是暗卫的存在,恐怕萧成也不会让顾同只带着一个沈复前去的。

顾同到达余杭驿的时候,也是还没有打来,趁着闲暇,他的脑海之中又将永嘉学派的点点滴滴回忆了一下,等到叶适出现的时候,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把握说服后者。

“晋王在上,臣叶适此间有礼了!”

在几个仆役的侍奉下,叶适乘着一座小轿准时的出现在了余杭驿的驿亭中,见到亭中顾同只身一人,也是先是一愣,紧接着连忙就拜。

“水心先生多礼了。(注:叶适,字正则,号水心,世称水心先生。)”闻名不如见面,终于见到了叶适本人,顾同满是欣喜的就给叶适还了一个文人相见的礼数。

看着顾同一脸坚毅,满身睿气,叶适心中早就将其暗暗赞许了,等到顾同不持大,以文人之礼和他见面的时候,叶适更是微微点头,只顾同的这幅气度,就比他在临安城中见过的公侯将相让人觉得舒心。

在一个很好的开端之下,顾同也没有绕圈子,就直接向叶适表明心意,“水心先生,我奉圣命来到临安,打算除贼以安天下,不知道水心先生能否为我奥援,如此,我才有把握将史弥远等贼子一网打尽啊!”

叶适已经料到了顾同的来意,其实在和锦衣卫联系的时候,他就知道悄然来到临安城的顾同,定然会行除贼之举,现在听到顾同亲口陈述,叶适还是忍不住的多了几分激动。想他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却一直被主和一派打压排挤,开禧北伐的时候,才被韩侂胄擢升为了工部侍郎,本以为天下大势就此可以转变,却没有想到史弥远等人竟不惜发动政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