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青海绝密工程!(1 / 2)

加入书签

鬼脸,那张鬼脸!

高高吊起的眉毛、塌陷的鼻梁,张开的大嘴和深陷的眼窝,还有那种深邃幽暗空无的黑……

那张妖异邪诡的面庞,好似跃然出现在我的脑海,带着无尽的怨毒,我只觉得浑身上下每一处毛孔都彻底炸开,汗毛根根竖立起来!

有一种奇怪的预感在我心头升起,这张鬼脸很可能是一切事情的开始,也将是一切事情的结束!

我狠很地打了一个寒噤,却又不得不强压下心神,继续听着老夏的讲述。

……

那些精美绝伦到超越时代的青铜器,以及那个神秘而不可理解的神像,完全震撼了考古队的所有人,他们狂热地相信,这次发掘工作将是划时代的、颠覆以往历史的伟大工程。

他们的发掘越来越深入,沿着露出地表的风化残留建筑,一直向下挖掘,最后,考古队在那片遗迹的下面,发现了一个超出人类想象的“奇迹工程”——

据说,仅仅只是据说,他们发现了足以颠覆科学的终极秘密!

为什么是据说?

因为再后来的事情,就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了——在考古队发现上层遗迹以及青铜神像的第一时间,就立刻向中科院进行了详尽的报告。

但在之后的发掘工作中,不知是考古队的疏忽,还是匆忙之下忘记了,他们再也没有发出任何消息。

三天、五天、十天……

这个在青海境内的考古队音讯全无,以至于连中科院的上级领导都坐不住了,高层立刻派遣了一支特别的联络小队,前往上一支队伍发出电报的最后坐标地点进行勘察和情况确认。

很遗憾的是,当时的后续队伍没找到任何科研分队的队员,只找到了他们最后扎营的帐篷。

但是,考古队的整个野外营地,却是以一种奇怪的、几乎让人无法理解的姿态出现在联络队面前的——

青海水草丰茂的草场上,一望无涯的是绿野和蜿蜒的河流,一顶顶军绿色的帆布帐篷,静静伫立在风中。

一道淡白色的炊烟从帐篷外的空地升起,袅袅地飘散在空中。

但是,营地里很安静,安静得甚至有些诡异。

那里看起来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切都很正常的样子。

帐篷的颜色很鲜艳,甚至还有出厂时的染料味道,就像昨天才搭好的一样。

营地里架着的铁锅还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柴火烧得很旺。

科研队员的衣服都很自然地留在那里,地质锤,测量尺,水平仪,测绘板,毛刷,手电筒……他们的装备和私人物品都在。

整个营地好像什么都没发生,碗筷摆得整整齐齐的,就像下一刻就要开饭了。

可是,营地一个人都没有!一个都没有!

……

听到这里,我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感觉身体轻微地颤抖起来……这就是我们在黄泉之城中遇到过的情况,又是这样的诡异情况!

到底,到底,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那些消失的考古队员,究竟出了什么事?

因为考古队是中科院下属的单位,所以这件事一直上报到了中央。

以那个年代的政治环境,国家工作人员离奇失踪,有很大可能是特务活动,更何况当时的青海、西藏地区还有部分国民党残余武装活动,万一考古队是被这些人……

而且既然涉及到了考古遗迹,依照考古队最开始的说法,他们的发现很可能是不下于“殷墟”发掘的超级工程——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是要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搜救考古队员。

中科院联络地方政府成立了一支专业的搜救队伍,搜救队在考古营地附近的扎陵湖建立了指挥所,指挥所与寻找分队保持无线电联系;

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救援,由军区空军指挥中心临时派出飞机担任,甚至还特建了有关的空地联络信号。

军区和中科院抽调了油罐车、电台车、物资装备车、吉普车十数辆,携带着相当数量的电台、帐篷、行军锅、信号枪、信号弹,以及大量生活用品,在广袤的青海藏区草原驰骋搜救。

考古队失踪的时候大概是三月中旬,四月份联络小队进驻营地,最后的拉网搜索结束于五月份,但是科研分队的成员下落毫无结果。

唯一值得关注的,是最初的联络小队。

他们对营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后,除了留下一个人接应后续的搜救队之外,全员乘坐军用专机火速返回了北京——据领路的牧民说,联络队走的时候还带着一批密封的物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