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扫荡北直隶(上)(1 / 2)

加入书签

关宁军的大串联从行动组织上来看很成功的,但从本质上是很失败的,二十几万人马齐齐为袁崇焕求情,甚至跑到京城下面集体磕头,请求释放袁崇焕,这让皇帝怎么想?你们到底是大明的关宁军,还是袁家的关宁军?

当年岳飞很重要的一个死因,就是因为岳家军这个名号,尽管这一点似乎不太被人重视,那是因为被人工塑造并且眼中扩大化的秦桧帮忙挡了枪,岳飞当时的地位可是国防部副部长,而且是正经手里头有兵的实权派,皇帝如果不点头的话,秦桧根本没那个能耐害死他,归根结底还是高宗皇帝对岳飞起了杀心,岳家军这个名号在其中功不可没。

这也不怪高宗皇帝,封建王朝天下都是皇家的产业,至少名义上是如此的,哪怕那些赚大钱买卖经营都在士大夫手中艹控,天子其实也只是挂个名而已,可军队这种东西却真的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上,尤其南宋当时刚刚在江南站住不久,正是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皇帝对任何人其实都是很有戒心的,尤其是这些统兵大将,更是严加提防的主要目标。

如今的形势和当时非常类似,现在虽说还没到南明,可却已经要有点总兵割据的苗头了,宋庆记得己巳之变各地军马返回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总兵割据的开端,崇祯虽说目前还没意识到这个极大隐患,可他总归是个皇帝,而且是个职业素养挺高的皇帝,哪怕是出于皇帝或者皇族的本姓,他也不能够容忍这么受到关宁军爱戴的袁崇焕继续存活下去。

不过哪怕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目前却肯定没人会仔细听自己分析这些东西,关宁军们不管出于何种心态,反正是非常爱戴袁崇焕,甚至都有把袁督师当爹的冲动,因此大串联行动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且已经不止局限在关宁军内部了,开始向着各地的勤王军以及京营蔓延,宋庆派人出去打听过,大致理由就是念在大家武人一脉,又在京城联手抗敌的情谊,帮着他们也造造声势,去求皇帝赦免袁崇焕,哪怕丢官去职都可以,至少先把姓命保下来。

去‘求’皇帝,这个字用的很好,也没有什么失礼逾制的地方,问题是谁见过串联这么多军头去‘求’皇帝的?这要是换个神经敏感点的皇帝,直接就让京营和御马监全城戒备了,照这么看崇祯还算那种不太冲动的。

求情得罪崇祯皇帝,不求情又得罪关宁军,而且袁崇焕在后世最初阶段被一群笔杆子写的跟圣人似的,天知道到时候会不会牵连到自己的名声,左思右想之后,宋庆决定再次出战,跑出去收复失地,躲开这一场大官司。

他如此,孙伯平也是如此,指挥使大人心思细腻,很敏锐的察觉出了最近气氛变化中的怪异,自己琢磨两天之后差不多拿定了主意,不过为了给自己增加点信心,也显得他对宋庆爱重,因此特意找上门来,来询问一下宋千户的意思。

在宋庆以极快速度崛起的时候,孙指挥使曾经分析过这个很显眼的属下,得出一条结论来,宋庆可不止是单纯的武将,而是能文能武还会耍心眼那种,像这种事情不可能不注意到,因此问问他的意见肯定没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