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话语权(1 / 2)

加入书签

这届奥斯卡分蛋糕的意味是如此明显,没有一部影片能像去年的《魔戒3:王者归来》一样统治颁奖典礼,《百万美元宝贝》丢掉了最佳影片,却拿到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阿尔戈》如同所有人预料的那样,整个颁奖典礼上面都无所作为,直到最后的最佳影片。

对于攻击自己的人,好莱坞从来不介意做出最为犀利的反击。

被很多人同情的《飞行家》也不是没有收获,只是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马丁?斯科塞斯想要的。

虽然奥斯卡也对其服装、美术作了首肯,也对高妙的摄影、流畅的剪辑大加赏识,也让凯特?布兰切特捧走了最佳女配角,但最终,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项大奖,马丁?斯科塞斯完败。

从1980年《愤怒的公牛》首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开始,马丁?斯科塞斯与奥斯卡小金人的纠葛便一直为媒体这帮“恶意的闲人”津津乐道,历经1988年《基督最后的诱.惑》、90年《好家伙》、02年《纽约黑帮》,终于,媒体给了马丁?斯科塞斯与希区柯克一样的待遇。

“一位真正优秀的导演,一位真正杰出的大师,一位真正的无冕之王。”

这是第二天,来自东海岸最有影响力的纸质媒体《纽约时报》上面的评论。

如同大部分国家都有区域观念一样,美国的东西海岸之间,一直也有矛盾的传统,他们甚至将马丁?斯科塞斯失败的部分原因,归纳到了这上面。

“奥斯卡就是这么绝情!斯科塞斯再度失意。本来马丁获奖的呼声震耳欲聋,但老而弥坚的克林特。在前哨战最后关头大逆转,把斯科塞斯压得无还手之力,攫取天时;其次。东海岸的‘纽约黑帮’马丁?斯科塞斯,在西海岸的好莱坞不占地利;最后。年龄上大过斯科塞斯的伊斯特伍德,又揽过了所有的敬老票……”

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失败只要有一点不招评委们待见就足够了。

比如希拉里?斯旺克的最佳女主角,《百万美元宝贝》中她为角色需要改变了身形、外貌,爆了粗口,演了动作戏,有情感的细微变化,有立志进取的雄心。甚至有病塌瘫痪的残障戏……几乎将小金人宠爱的万般元素融于一炉。

尽管马丁?斯科塞斯的影迷都在抱不平,有些媒体还戏称好莱坞完全可以拍一部《马丁?斯科塞斯的不幸经历》,但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马丁?斯科塞斯并没有就此沉沦,颁奖典礼后的第二天就联系了瑞恩,以四百万美元买走了《无间道》的翻拍版权。

还有《阿尔戈》,美国媒体对于它拿下最佳影片没有多少争议,主流媒体甚至用了实至名归这样的词汇来评论,伊朗政府却不这么认为。

颁奖典礼落幕的第二天,伊朗媒体掀起了又一轮的批判。

伊朗国家电视台抨击这部影片是一则“美国中央情报局广告”。伊朗迈赫尔通讯社说,奥斯卡评选“带有政治动机”,缘由是美国“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借助视频连线揭晓最佳影片奖。整个好莱坞整个美国都在“歪曲伊朗的历史”。

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歌舞升平下,全美会有多少人会真正在意伊朗的不满?

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又有几个人会真正在意伊朗的声音。

或许俄新社的一篇评论,是对这种现象很好的解释。

“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伊朗人输掉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舆论大战,这个国家在瑞恩?詹金斯和他的电影面前丢尽了颜面,哪怕瑞恩?詹金斯本人至今也没有对此次事件发表过任何言论。”

“伊朗政府将其当作了美国式的傲慢,但这体现的恰恰是他对话语权的运用。所谓话语权,就是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本来,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

俄新社目的也不单纯,还特意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人而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它意味着冒险家的乐园、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而对北美土著印第安人来说则是一场浩劫的开始,它意味着杀戮、奴役和原有社会生态的分崩离析。”

“只不过,西方社会一直掌握着社会主流话语权,不断美化发现美洲的成就,以至于无人听到印第安人的呐喊,如果从印第安人的视角来写一部世界史,那恐怕是对现有历史的一次极大的颠覆。”

“这次《阿尔戈》引起的争论也源于此,没有人愿意倾听伊朗的观点,尽管伊朗也表示要重拍一部同等题材的电影以示回应,但无论是影片制作、拍摄技巧、宣传策略上,都无法与好莱坞大片相提并论。更关键的是,在现有语境下,伊朗已经被瑞恩?詹金斯和他的利益同盟们,包装成一个恐怖主义泛滥的国家,一个威胁世界安全的邪恶之源。”

虽然俄新社的报道稍稍有点夸张,但瑞恩如今确实对全美的舆论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