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朝堂议政(1 / 2)

加入书签

我心中暗想太后因“松间草阁依岩开,阁下幽花绕露台。谁叩荆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的刘美大哥们的突然出现而心情大好,决定出其不意,正好趁此机会改日声情并茂的禀明太后,强烈要求出宫一探究竟,也不知这个不让我省心的小飞到底情况如何了,不过任凭我再怎么心急如焚也无济于事,只能在深宫里困兽犹斗,度日如年。这日,外面天还朦朦亮,我还在富丽堂皇的大殿,一堆绫罗绸缎铺垫的温柔乡里呼呼大睡,在一个接一个的黄粱美梦中流连忘返,那火鸡已经闻鸡起舞,闻风而动,鸡鸣而起,早早叫醒我,张牙舞爪的说道:“今日早朝,太后要在大殿封赏刘美等人,所以——”我心中一动,急急打断她的话,大喜道:“那太好了,你还特意跑来啰里啰嗦的叫我干什么,你还不快点出发,晚了就来不及了,小心太后怪罪下来,我就爱莫能助了,至于我嘛,我就不去了,你不用管我,忙你自己的吧。”心想这次机会难得,还是逃之夭夭,溜之大吉了。

火鸡尖着嘴巴,喋喋不休的说:“你这人怎么说话的,你怎么能置身事外?这样宏大的大场面你都无动于衷,不想去看个究竟?你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盼,想一睹为快朝堂盛况,还不能如愿以偿呢,你还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是太后特意交代小人带上你前去,要让你开开眼界,免得以后见了这样的大场面,大场合后会方寸大乱,失了仪态,小人才懒得与你多言,话说回来,你这小姑娘不知道哪里来的好运气,积攒了多少天地间的福气,让太后处处照拂你,你休得多言,快和小人一道走吧——”

没办法,我只好一百个不情愿的随火鸡来到了金碧辉煌,雕龙画凤的承明殿,只见大殿里恢弘大气,朝堂庄严、肃穆、神圣,文武百官峨冠博带,垂手而立,特别是大宋的乌纱帽出其不意,别具一格,怪模怪样,这种帽子学名叫展角幞头,俗称长翅帽,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两边铁翅各穿出二尺长,看得我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这种官帽有特殊标志,它的后面配挂一根又平又长的翅,晃晃悠悠的上下摇摆,如同荡秋千一般,以防止大臣们随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朝堂外面井然有序的端站着带着盔甲的士兵,严阵以待。我细细一看,居然发现朝堂上有不少熟悉的身影,有王曾、权知开封府吕夷简、龙图阁直学士鲁宗道、张知白等人。

太后终于展露芳容,面带微笑,声如洪钟的说道:“老身首先向诸位大臣汇报个好消息,在诸位大臣的齐心协力下,我们一起兴利除弊,停止天下宫观营造,罢江宁府溧水县的采丹砂之役,罢彭州九陇县的采金砂之役,罢各地采灵芝之役,下诏禁止各地进献术士道官,禁止各地毁钱铸钟,各种斋醮道场的诸种繁文缛节花费减少。同时大赦天下,复开永丰渠以通盐运等措施,这几年效果明显,国库丰盈,人民安居乐业,真是大宋之福,诸位大臣们辛苦了,你们都是大宋的有功之臣呀,快来人,把这些真金白银赏赐给各位大臣们——”

黄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直晃得王公大臣们的眼睛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起来,更是让他们出乎意料之外,每个人手里都沉甸甸的,大家齐声高呼:“太后圣明,谢太后的大恩大德,臣子们无以为报,定当尽职尽责,肝脑涂地,鞠躬尽瘁——”太后这一来就是开门红,又是表扬,又是封赏的,诸位王公大臣面上有光,眉开眼笑,大殿里是喜气洋洋的一派。

太后轻言细语又说起来:“老身日理万机,为了天下百姓,也是值得,虽然皇上在外出巡,然今日老身突然招各位大臣进殿,是有家事与诸位大臣宣告,宣刘美等人进殿——”下面的大臣们一边洗耳恭听,一边好奇的打量着怯生生的进入殿堂里的刘美等人,不知究竟何意。

他们一行人跪拜行礼,太后叫他们平身后,洋洋洒洒的发表演说起来:“老身今日有个特别大的喜事要与诸位王公大臣们分享。就是老身在民间的表哥终于找到了,就是刚刚宣入殿的这位,他本姓龚名美,因他有功于大宋,又九死一生,今天老身特赐姓刘,先皇在世时正有此意,之前也有所提及,只是哥哥一直散落民间,未曾寻得,只好作罢,现在真是天随人愿。再特赐龚美全家改姓刘,封刘美为太尉、昭德军节度使,妾侍宋氏为河内郡夫人。刘美长子刘从德升为供备库副使,次子刘从广封为内殿崇班。刘美女婿马季良才学不凡,才名远扬,就封他为史馆学士——诸公看如何呀?”

下面的大臣们齐声说道:“太后英明决断,是大宋之福,社稷之福,臣等没有异议。”这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太后深谙权术之道,更何况太后封赏的人数寥寥无几,位子也不过如此,这些王公大臣又得了实惠,不好多言。

不过太后对这些异性侄儿侄女的真是恩宠备至,让他们个个入仕为官,却让我想起历史故事来,说到这茶商马季良,其实是个付不起的阿斗,这史馆却是才子才能入的地方,要经过考试。偏偏刘太后敢想敢干,非要让他当史官。刘娥当然知道他几斤几两,才疏学浅,所以马季良才入考场,她就派内侍赐食。太后有所赐,那得立即拜领开吃的,否则大不敬。几位考官没得办法,商量之下只好让马季良去大吃特吃,哥几个自认倒霉,分头帮这位考生答卷子。于是马季良才名远扬,不但进了史馆,还一直干到了龙图阁直学士。

太后继续眉飞色舞的说:“对了,老身还有一事要给诸公们说明,先皇李宸妃有个弟弟李用和流落民间,先皇的姻亲落难民间,听着也不甚好听,为了慰藉李妃,老身特地派人寻访,今日终于寻到,原来他一直就在京城,以凿纸钱为生,孤苦伶仃。老身现任命李用和为奏补三班奉职,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宣李用和进殿——”

大臣们为太后的仁义宽厚,宽容大度,顾全大局啧啧称道起来,这太后深思熟虑,做事滴水不漏,真是高明。

大家一看李用和虽衣着简朴,但浓眉大眼,气宇不凡,不同凡响,一身正气,不卑不亢,仪态大方,一股凛然正气扑面而来。太后和颜悦色的对大家说:“这位便是李宸妃之弟,李用和大人。”

李用和走向殿前,跪拜行礼起身后,谦恭的说:“谢太后提携,小人虽然满腔报国之志,可惜明珠蒙尘,一直苦于为了生计而奔波,空有志向,未能如官进爵,非常感谢太后给小人这个为民请愿的机会,小人不求升官发达,飞黄腾达,小人来自民间,知道百姓们疾苦,只希望为穷苦的百姓们表达他们的夙愿,谋取他们的应有利益,让我们的大宋更和谐。”

太后对李用和的这番肺腑之言很是欣赏,高声说:“拿金银来,赏赐给李大人。”赏赐照旧制,刺史以上官员所赐公使钱可占为私有。而李用和却大义凛然的说:“小人非常感谢太后的大恩大德,定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不负皇恩浩荡,不过,功不受禄,还有小人在外过惯了粗茶淡饭的日子,淡泊明志,别无他求,如今大宋的军人们在前方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没有他们的坚强后盾作保障,就没有我们后方的安居乐业,臣愿把太后所赐全部充作军费。再次感谢太后恩典。”大家对这位李大人赞不绝口。历史记载他康定元年(任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后改任马军。以年老乞罢军职,遂拜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疾辞退。仁宗庆历八年进兼侍中。卒后赠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谥恭僖。其子李璋荫补入仕,累迁至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