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武侠名士(1 / 2)
师父挑逗起我们的兴趣,说道:“止戈为武,尚武崇德的精神就是武德。《史记》非信廉仁勇,不传兵论剑。《梅花拳功》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大鸿拳三晃宝拳谱》立志气,正心术,胜威仪,《调露子角力记》先勇气,亮智巧,提胆量。”
师父还旁征博引,脱口而出,口如悬河,滔滔不绝,完全没有照本宣科,真是达到了现代社会大学教授一级水平。听到这些闻名遐迩的武功大作,我们全都信服的点头,那些小孩一脸懵懂的样子,我和小飞听这之乎者也的古文,似懂非懂。
师父接着说:“刚刚为什么让各位说动机,因为动机指引学武的方向,而武德就是正确学武的方向,知道为何而用,而非乱用一气而武德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相互形成,缺一不可。”
“这学武功还挺复杂的?那叫佳儿的好奇的说,“练武功打打杀杀不就行了,再不济咬一口?这么多理论?”“你那样算是邪门歪道,暗器伤人,胜之不武。”流沙在旁边不屑一顾。“难道就这样听听,也能变漂亮?”那唤作剑灵的小女子好奇的问。“是呀,聪明的女人最漂亮,就你傻头傻脑的样子,还是多听听为益。”佳儿赶紧过去凑热烈,下面窃窃私语一片。
师父继续说,“大家稍安勿躁,下面讲第一层——武术道德伦理规范。武功必须有武德相伴,否则还不如不学武。我们学武必须要明确首先要尊师重道,扶危济贫,除恶扬善,助人为乐。其次不能用武功胡作非为,坑蒙拐骗,滥杀无辜,不能用武功欺凌老弱妇孺,不能用武功赚取不义之财,不能用武功到处炫耀,误入歧途。最后不能为非作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欺师灭祖。”
“那我们一心修炼武功不就万事大吉了?“佳儿激动的说。
“这个问题提的好,我们直接进入第二个层面——做个文武双全的理想武侠人。传统古典文化能够指引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可缺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没事时可以翻看,这就是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它是中国武术与古典文学水**融的集大成者。让各色各样,五花八门的勇士,侠客,剑客,各路人等从此以后登上大雅之堂。”
小飞在旁边手舞足蹈,他们公司不是要求人人必看国学经典吗?他立刻脱口而出,“《三国》,《水浒》,《西游记》这三大名著也是武功的精彩体现,里面的武打动作真是精彩纷呈呀。”还得意洋洋的摇头晃脑起来。
师父听见三国的时候还露出欣喜之色,可是听后面的书一脸茫然,“不好意思,我怎么没有听见过?”“哈哈,这书现在都不怎么出名,还都默默无闻的躺着没人看,是他自己封的名著。”我赶紧圆场,大伙哄堂大笑起来,我趁机悄悄提醒小飞,“这都是明朝以后的书,她哪里知道呀?你居然还如实说是名著?”
师父迟疑一会儿,“有空借我看看,何如?”小飞唯唯诺诺的说好。“其实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上千年的历史,源于狩猎和古代战争。你们作为一个宋人应该引以为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说的君子应朝夕习武,锻炼身体,整治兵器,以防不测。这就是最早出现武术概念。对了,提到历史,我们顺便说些历史上层出不穷,鼎鼎有名,人才济济的武侠人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学习他们。”师父说。我突然回想起“学习雷锋,好榜样”遥远年代的歌来,看来历朝历代都有学习的楷模呀。
“曹沫,以勇力事鲁庄公执匕首劫得齐桓公,鲁国失地一朝归还。晋国义士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漆身吞炭,为谢知遇之恩。孝子聂政为抱知己,孤独执剑,深入韩国,刀丛之中,万死不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燕丹荆轲,汉代将军李广膂力过人、武艺高强的汉将军李广。还有唐朝诗人李太白,不但是文学巨匠,还是剑术高明的武学大家。他在弱冠之年,就好行侠仗义,十五好剑术,游并州时还救过郭子仪一命,侠肝义胆。写下了飞剑如浮云,宝剑双蛟龙,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的无数流芳百世的诗句。”师父的目光里全是佩服之意,后来回内室一查电脑果真如此,师父所言不虚。在李太白留下的996首诗中,就有
126处关于剑的描写。
“是吗,真是厉害呀,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李白居然是位锋芒毕露的武侠人士?”我惊讶的对众人说,他们也啧啧称道。一直以为武侠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遥不可及,特别是近代小说武侠幻化出虚无缥缈,云中飘舞,天崩地裂,飞沙走石的超然境界,让人或者匪夷所思,或者一笑而过,原来武侠并不遥远,就在这里,脚踏实地,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小飞又忘记了刚刚的教训,重新活跃起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需长剑。这是著名沙场带兵打仗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