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游(四)(1 / 2)

加入书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三日沈镇远甚是忙于巡边的一些准备事务。因沈夫人疼爱沈慕文实在过甚便强留他在府中片刻也不叫离开,他这些日子来去自由的哪里肯愿意老老实实得在家中呆着,好歹才说动了祖母出去一会儿,说是看看沈惜墨去。

大邺虽然民风开放,但是女子却还是受到礼制的束缚,在某些事情上不能像是男子一样随心所欲。比如,男子可以去官办的学堂读书而女子就不能,官宦人家为了培养小姐们日后打理家业,便会单独请一个先生来府中给待字闺中的小姐们教一些简单的文字,以便嫁为一家主母之后记账管家。此外也会教她们略读几本诸如《女则》和《女训》之类传扬女德的书。

说来实在令沈湑无奈,他本有意想要沈镇远和沈慕文如他一般矗立朝堂,成为治世贤相,可是他的这两个期许均已落空,反倒是沈月笙和沈惜墨自小便显露出了超乎想象的聪敏,对于诗书学问甚是有些天赋,这不可谓不是天意弄人。

沈湑本也是旷达之人,他见儿子和孙子这里已然没有了文举出仕的希望便也痛快地作罢了,可是却十分可惜沈月笙和沈惜墨的天赋,颇费了一番周折请了邺城内颇有声望和才华的先生进府当沈月笙和沈惜墨的授业先生,在邺城中沈湑这个不顾世俗眼光的举动也常被人们议论。

一个院内栽满了翠竹的小院在满目寥落的冬色中显得格外清雅,院内的建筑小巧别致,一应都是甚潇洒俊逸的卷棚悬山建筑,门额上写着“问津轩”,这就是沈惜墨跟随先生学习的地方。

沈慕文蹑手蹑脚地走进院内,悄悄地躲在门外偷听问津轩里面的动静。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出来念道:“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透过门缝沈慕文看见了一团粉白的衣衫,他面上露出微笑全神贯注地看着室内的一举一动,他确实不怎么喜欢读书,但是,在远处看别人读书好像还是挺有趣的,而且他觉得他的妹妹实在厉害,别看她小小年纪可是却懂的很多书上的道理,连与他同学的世家子也不懂的诗书,她的妹妹也都懂。

“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选择与有仁德的人同住才说明这个人是明智的对吗?”

身着一袭石青色长棉袍的先生点点头道:“你解的很对。”

“先生,可是笛子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不知道当不当讲?”沈惜墨道。

“但说无妨。”先生温和得笑了笑,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弟子认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关键乃是守住本心,一个人只要能守住本心,即使他身处贩夫走卒之间,他依然是个高洁之士,反之,倘若一个人心底不明澈,即使他身处德行高洁之人的身边也不能改变他的品行,所以,弟子认为居于喧嚣之所的人不一定不明智,而择雅士居所比邻而居的人也并非明智之人。”

先生看着沈惜墨黑漆漆的瞳孔捋了捋胡须清笑道:“你能这样理解很好。但是,人立于天地之间并非孤岛,守住本真确实难能可贵,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还在世俗中挣扎,个人的修养就不仅关乎自身还深受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这个道理。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就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会养成仁德之人的情操。”

沈惜墨点点头:“我知道了先生。弟子日后谨遵先生的教诲,与品德高洁之人相交亦力图守住内心的本真不叫他沾染尘埃。”

楚先生面上温和淡雅的笑着,心内却咯噔得一下,他教过不少弟子,天资聪颖之人不在少数,可是唯独沈家的这两个女弟子让他印象深刻,然而她们二人虽然都颇有才华但又各有些不同,比如沈月笙纤细敏感精通诗书,才华横溢而眼前的沈惜墨却除了璀璨的才华之外还有些沈月笙不曾有的思想和气魄,那是一种不屈服的,勇敢的甚至是骄傲地连男子都不会有的大气魄和胸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