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雨欲来 (上)(1 / 2)

加入书签

翌日衡王独自到散花楼的雅间,等了一上午,都没等到赴约的人。午后小二进来打千道:“请问您是不是肖爷?”

衡王颔首,小二又道:“昨天有位姑娘托柜上转交给订这个雅间的肖爷一封信。”说完递上信,转身退了出去。

衡王连忙打开信,却见上书:京华一梦,有幸识君,足慰平生。门户有变,仓促西去,不能面辞。此身飘零,还君明珠,未来难期。

信封里滚出一粒系有红线的明珠,正是当日自己送给她的。

衡王将信折好放在怀里,把明珠系在自己的手腕上。多日追踪,他基本可以确定她是江湖中人、背景复杂。而嘉国夫人江枫有意无意的提醒,旨在告诉自己,此事难成。衡王居然没有派遣人去打探她的行踪的念头,而是叫了酒来饮。喝得头脑发昏,付账的时候却没忘记酒店柜上没贪墨这颗价值连城的明珠、妥善交予自己,于是随手摸出一大锭银子,也不要找,便摇摇晃晃地往街上走去。只听得四处都在议论户部尚书吴天德居丧期间逛窑子的事。

衡王使劲摇摇头,径自往樱桃斜街听曲儿解闷去了。

吴天德系左相何适之的门生,此番官位不保,何适之再度图谋将门人推上户部尚书的位子。从内阁中书到朝堂之上,何党指着右相叶端明的鼻子言其为抚州贪腐案罪魁,叶端明一句“可有实证”,却又把何适之顶了回去。

传言传来传去,何适之一直没能抓住叶端明的“证据”;而抚州都督的那份遗折不翼而飞,一直是何适之的心病。

何适之多方试探,基本断定抚州都督的遗折不在叶端明手里,他很疑那东西依旧在做了嘉国夫人的前刑部主事江枫的手中。而嘉国公府的立场,也一直是何适之的心病。

思卿给叶端明的信里有“谣言杀人足矣”和“信与不信,在于天子一人而已”之言,叶端明深以为然,故而吴天德前脚出事,何适之后脚暴跳如雷,叶端明却难得稳如泰山。叶党没有以吴天德系何适之门生为由大肆污蔑何适之,也没有像何适之一样绞尽脑汁去夺户部尚书之位。一时朝中清流纷纷右倾叶端明。

朝会议定吴天德贬任湖州知州,俄而吴天德上表辞官,萧绎为户部尚书的空缺大为头疼。

晚膳过后萧绎从宁华宫正门走进来,却也不要人通报,只问菱蓁:“你们家小姐呢?”

菱蓁怯怯得指一指高高的殿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萧鉴看到思卿衣袖裙裾在晚风里轻曳,月华洒在她的身上,她的周身都镀上了银色的光晕,玲珑剔透,宛若谪仙。

萧绎看呆了,连菱蓁也看呆了。一阵风刮过菱蓁的面颊,菱蓁一怔,只见萧绎的衣衫略过屋檐,攀援到了殿顶,和思卿并肩而立,仿佛是一对璧人。

思卿忍不住扑哧一笑,萧绎站稳了问:“有什么乐事?”

“我笑……你像一只壁虎似的。”

萧绎道:“我这就是‘壁虎游墙功’。你怎么到这上面?”

“你是问我怎么上来的,还是为什么上来?”

“都想问。”萧绎道:“我一直很好奇,你的轻身功夫怎么这样好。”

“你既知道我有轻身功夫,还问我怎么上来的做什么。我养父是终南剑派名宿,我学过几日‘纵云梯’。至于我为什么上来——下面太闷了,上来透透气。三哥怎么愁眉苦脸的?”

萧绎道:“还不是为了吴天德的事——他上表辞官了。”

思卿笑:“他以道学自居,结果既没‘存天理’,也没‘灭人欲’。辞官就辞官,有什么可惋惜的?再说他在户部多年,户部积弊如山。辞官,未免太便宜他了。”

萧绎摇摇头道:“他知道的太多了,来日要动大格局,总少不了他出来作证。可是他此番辞官,失权失势,何适之必不容他苟活于世。何适之最擅长过河拆桥,吴天德跟何适之这么多年,理应明白。可是他依旧选择辞官,不知道是不是下了必死的决心。”

思卿听到萧绎说“何适之最擅长过河拆桥”,忍不住在心里冷笑,心想你杀孟光时,难道不是过河拆桥?不过出口的却是:“必死的决心?吴天德果真对何适之有这份忠心,我也钦佩得紧。”

萧绎转了话题问:“你父……叶端明有真心痛?”

思卿顿了顿,淡淡道:“没错,那也是他的老毛病了。”

萧绎道:“听闻近来发作的很厉害。”

思卿旋即不悦:“你来就是为了和我讲这个?”

萧绎道:“我赏下一些苏合酒和药,你要不要……再添点什么?”

思卿冷冷答:“不必了。”又道,“大抵抚州案的事闹得满朝风雨,他心里难安,发病也不足为怪。”

萧绎笑道:“你不必担心,虽然谣言四起,但何适之并没拿到证据。”

思卿笑笑说:“不谈这些。你看这万家灯火,倒是让我想起两句诗来:‘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这一年又快过去了,老鬓添华,总是被羁缚在这无穷无尽的琐事里……”

“小姐——小姐——”菱蓁在下面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