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钢铁咆哮(1 / 2)

加入书签

甲午海战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已沦落为昨日黄花,只挂着徒有其表的名头罢了。

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的火炮(门)比为195:268,仅为日军的73%。

总排水量(吨)比为32100:40840,联合舰队高出北洋水师25%。

日本战舰的平均航速达到14.5节,而大清仅有10.2节,堪称海上牛车。

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150-120毫米速射炮比为97:0)

这也就是海战没打多一会儿,北洋水师的舰队大多变成爆米花的原因。

第一次捕鱼岛海战的力量对比也和甲午海战时类似,只不过实力相差更为悬殊。

不过在第二次捕鱼岛海战曝发时,这种不利局面大有改观。

华日舰队重型航母比为4:8,中型航母比为0:8,战列舰比为16:12,巡洋舰比为16:16,驱逐舰比为60:40,护卫舰比为90比50,常规潜艇比为120:30,核潜艇比为0:10。

除了在航母与核潜艇方面,东海舰队处于劣势外,其他舰艇数量均占据上风。

联合舰队的“大和”级导弹战列舰装有4座四联装300毫米电磁大炮,有效射程达到300公里。

仿自美国“蒙大拿”级战列舰的“金刚”级则备有4座四联装203毫米电磁大炮,有效射程高达400公里。

满载排水量达到25000吨的cg-2000“哈尔西”级的日本版成为了“最上”级重型巡洋舰。

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克隆产品被命名被“天龙”级轻型巡洋舰。

尽管这两款新型巡洋舰都只有8艘服役,却成为了联合舰队保护航母的中坚力量。

“报告司令,日军舰队已行进至鹿儿岛外海,距离冲绳首府那霸约620公里。按照目前30节的航速结算,我们最快将在4小时后进入日军战舰的主炮射程!”在电磁大炮的时代,战列舰主炮的威胁要比导弹还大。

萨同辛中将计划赶在联合舰队救援冲绳之前,便将这座要塞从地图上抹掉。

华夏珉族扬眉吐气的机会现在紧握在他手中,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焦虑感均翩然而至。

4个小时足够东海舰队轰平冲绳,日本光凭一个群岛是无法抵挡华军舰队的狂轰滥炸的。

在那之后,萨同辛要和联合舰队新账老账一起算!

2000枚-h1超音速巡杭导弹被东海舰队打向冲绳,但被恭候多时的日军防空部队逮个正着。

“轰……”天空中的高频次曝炸形成的火球群如同节日里绽放的礼花

陆基的“爱国者-4”、slamraam、“复仇者”、87式防空炮、日版“铠甲-s1”防空车和s-350、s-400防空系统,以及舰载的“标准-6”、“标准-3”、“增程海麻雀”、“密集阵”、“拉姆”、激光防空器形成多道防空火力网,在日军防空部队的层层拦截下,大部分-h1都在巡杭阶段便被击毁,命中目标者寥寥无几。

东海舰队的导弹战列舰群发射的256发电磁炮弹被日军打掉8成以上,每分钟落地曝炸的数量不足40发。

明步女王将冲绳岛变成了一座坚固异常的前沿要塞,岛上遍布机场、防空阵地、掩体工事。

虽然有些炮弹和导弹落到了机场,炸毁了部分跑道。

但装备f-35b的日本空军凭借战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可以完全不使用那些极易受损的长条状起飞平台。

发射完ns.m反舰导弹的f-35b机群直接垂直降落在机场各地,在地勤人员快速装弹后,几分钟内便可再次升空作战。

短距离攻击令这些“闪电-ii”根本无需重新加油,挂弹完毕就能对东海舰队发动第二波空中打击。

就算萨同辛的舰队要摧毁这些防御设施和对海攻击战机,也要着实费一番力气才行。

日军蓄谋已久的反击更加凌厉,4000枚ns.m、400枚-j1、1600枚99式车载反舰导弹给东海舰队的防空系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来袭导弹从三个方向对目标发动的猛攻,差点让日军在首次进攻中就宣告得手。

【警告】

【警告】

【导弹高速靠近中……】

作战指挥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日军发射的导弹数量之多是华夏海军前所未见的。

“伯克”级驱逐舰与f-125型护卫舰数量庞大,加起来有150艘之多。

可防空能力还是较为有限,“伯克-2”安装的宙斯盾系统每块相控阵雷达只能指引6枚防空导弹实施拦截,正面的两块仅能指挥12枚导弹,f-125的防空能力也大体相当,150艘驱护舰的相控阵雷达仅能拦截1800枚反舰导弹,算上舰载“拉姆”近程防空系统与“卡什坦”和激光器,才勉强超过3000枚,剩下的2000多枚反舰导弹都要靠更大的作战舰艇来阻截。

如果不是舰队中还有16艘导弹战列舰和16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周边护航的“伯克”级驱逐舰与f-125型护卫舰很多就要被炸地狼烟四起,火光冲天。

“轰……”最后一枚-j1在距离f-125型护卫舰50米处的位置被“卡什坦”击毁

在第一波攻防战中,东海舰队的作战舰艇无一受损,这令舰队上下在如释重负的同时也信心爆棚。

实际上,东海舰队为了自保,仅仅击落四架f-35b,是一个飞行中队的六分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