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蛮策(1 / 2)

加入书签

霍弋的斥候早早的便散了出去,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军队,斥候的作用紧紧局限于临阵打探,观测敌情,霍弋的斥候都是挑选自各营的人物,内中有汉族人,亦有蛮族人,甚至还有不少山越人。以地域来看,更有不少来自北地,亦或者江东。

斥候在这个时代的任务十分繁重,霍弋曾读《六韬.均兵》,上言,“骑者,军之斥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后骑兵兴于七雄,斥候便读力成军,成了刺探敌情的专业兵种。

但是霍弋的这些斥候,并不仅仅是刺探敌情那般简单。刺探敌情不过在两军阵间,霍弋的斥候更加近似于后世的特工,选拔的都是来自各地的人物,教授以文采,武艺,使其成为能够在敌后扮演任何敌人不会怀疑的角色,进一步做到刺探敌军后方内在虚实,以及铲除可能对己方产生威胁的潜在因素。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便是霍弋常带在身侧的叶炤。

此时的叶炤,因着霍狂不在,倒是行起了近卫牙将的职责。叶炤此人心思极为细腻,尤其对危险的嗅觉更是灵敏,倒是十分称职。

霍弋的人马在十数曰后,终是到了临沅城外,大军到了武陵,但是懵懂未知的五溪蛮尚被蒙在鼓中,任是谁亦不会想到,官军的到来是为了要剿灭自己。

董允等人倒是一力拒绝霍弋要进城的打算,前次那些个不要命的细作疯狂的刺杀,让董允一干人真正是心胆俱裂,霍弋现在可说是荆南的柱石,若是霍弋一倒,谁都不晓得,这两郡上下文武该如何自处。

这临沅不必泉陵,驻防的乃是武陵的那批郡兵,虽说董允等人奉霍弋的令,在武陵新进移民中选了不少新兵,但全郡上下加在一块,不过5000人,武陵北边汉寿一带,虽有荆州本部大军驻防,但到底还是要派一部分驻防沅南、沅陵两县,以备不虞。

南方诸蛮常常寇略诸县,辰阳、充县、酉阳、迁陵、镡成诸县到底多少还是要一点郡兵来驻防,保境安民的。

是以,满打满算,这临沅城剩下的,不过只剩千余人,是以倒不像泉陵,虽说亦是商贸交汇之地,但是两城的治安却是完全两样的。霍弋一身迁万众之心,不可不小心,呆在城外的大帐,确实比在城内要安全的多。

霍弋不由有些抑郁,这细作之猖獗至斯,确实令人发指,待到整肃了南蛮,便要拿了这些潜藏的细作。

董允、霍布衣、岑云三位武陵大佬,早早的便在城外已经由郡兵安置好的大营前守候了。

董允是个细致的人,整个大营布置的倒也十分严谨,粮草辎重早已悉数备齐。

大帐内,诸将悉数齐整,王冲调来的千余骑卒的领兵将,便是霍弋自西线调回的李贺,荆南一战中,李贺领着的骑兵倒是很好的完成了疲敌的策略,算是霍弋军中新起之秀里头,有实战历练的人物,极得邓艾等人的推崇。

帐中除却武陵的霍布衣、岑云两员老将,剩下的便都是些年轻面孔。左手边霍布衣、李贺、高进、伊云、赵统、叶炤;右手边董允、岑云、赵珩、路遥、复离、关兴。倒也算的上人员齐整,但这些年轻将领在战场上的表现,还要待霍弋进一步去看,毕竟平素兵练的再好,战阵上亦是不好去说,往往一个小的失误,便会造成溃败。

霍弋虎目扫视诸将,朗声道:“五溪蛮,乃是我军此番攻伐的对象,虽说我军在此前与蛮军交手中占尽上风,更是有五百骑卒溃敌一寨的先例,但是诸位亦是不可大意。此番我军到此,非是要平一族一地之患,而是要彻底铲除这肘腋之患。诸君有何计议,尽可直言!”

“将军,末将以为,贼酋势大,宜分而袭之。”右手边,赵珩却是当先起身答话。“贼军虽勇,但多不禁教化,正面之战,我军与贼军势力均等之下,敌不是我军一合之敌!但五溪蛮人口众多,末将闻听霍牙将前次说过,光是武溪一族,便有十余万族人!若是硬捍,我军纵然战而胜之,亦必然损失极大。”

“叔瑜将军所言甚是,将军,允自为武陵太守,常闻辰溪三族不满武溪王骄横,早有反他之意,只是摄于将军威名而不敢,允以为,我等或可以此为契机,离间五溪蛮各族,再分而歼灭,如此,我军方能以弱胜强!”董允闻听赵珩之言,点头称是。

“武溪蛮王摩云豹曾有恩义与将军,若将军无由而伐,恐失人心!”岑云站起身,冷静道。

霍弋摸了摸额头,这却也是,霍狂更是那摩云豹的儿子,将来必然亦是要成为五溪蛮首领的人物,自己若这般无由讨伐武溪族,自己曰后怕是难与霍狂交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