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拥有一个国家作为后援团(1 / 2)

加入书签

ps:香港部分拖延太久,都超出了作者预期,只是为了情节完整才努力写完。↑今天这章完毕,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下来就该回到军分区了。连续更新有些疲惫,明日休整一天,理一下后续情节。

……

“爸,爸,明天咱们去买一台录像机好吗?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电视剧,要是不录下来,以后可就再也看不到了?”

当最后的片尾曲播放完,曾婉忍着上厕所的迫切,跑到老爸身边,使出好久没用过的撒娇打法,拉着衣袖扭来扭曲,恳求道。

“录什么?你不是没通过初选吗?”老爸心知肚明,却装出一副诧异的表情,看着女儿道。

“讨厌啦,人家只是去帮关飞撑场面的,那么多人,没通过初选有什么好奇怪的。”被老爸揭了底,曾婉不依不饶,还把弟弟也拉过来当同盟军,“把,小天也想看录影带呢,是吧,是吧?”

说着,用恶狠狠的眼神看着弟弟,只要他敢说一句“不”,就要他死得很难看。

“当,当然!《寻秦记》真的很好看,我想录下来当纪念!”曾天不敢违逆姐姐,同时也是真的很喜欢这部电视剧,便帮着姐姐求起父亲来。

“你们两死孩子!一部录影机要好几千,当家里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啊!”老妈不高兴了,伸出手来就要扭两个熊孩子的耳朵。

“算了算了,家里也不缺这点钱。我觉得这部电视剧挺好,有录下来保存的价值。反正买来了,还能去录影带租赁店租带子看,也不浪费。”曾婉家经济比较宽裕,老爸大方地挥挥手,允了儿女的祈求。

“万岁!”

两个孩子兴奋地喊着,然后又争先恐后,为谁先上厕所而抢了起来。

叮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

“今天电话很多呢,该不是那位老朋友打来的吧?”曾婉父亲起身,去接刚才看电视剧,一直舍不得离开而没有接的电话。

“喂?您好,我是无线电视台后勤部门的,我们给您府上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打算向您咨询一下……”刚接起电话,对面就响起一个青年男子语速飞快的说话,听起来还有些高兴的样子,很是激动。

“嗯,啊……”原来之前都不是老朋友打来的,曾婉父亲就有些不耐烦,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眼睛还朝电视机方向望去。

主持人大赛已经开始了,他想快点回到电视机前。

亚视的节目很好看,制作精良,堪比电影。既然前几个节目都那么好,用力炒作的主持人大赛水准也应该不低吧。

电话中这家伙好不识相,还要啰嗦。

他一边耳朵听着电话那边絮絮叨叨的问题,另一边耳朵时刻注意着电视机那边,忽然一段奇特的音乐响了起来。他的注意力马上转向了那边,至于电话对面那人在说什么,谁在乎?

他细细听了一下,露出惊喜的表情。

这音乐曲调激越,不是听惯的西洋乐器,而是诸多的电子音合成。咋听之下,有西方摇滚的感觉,可很快又从中听到二胡等传统弦乐器的声音。并且乐曲隐约似乎有点京戏的味道。

这可是一种非常新奇的感受。

他再也没兴趣配合对方做什么调查,一口说道:“好了先生,我们家今天一直在收看亚视台的节目,现在也在看,估计几天都是看亚视的节目。该回答的我已经回答了,下面我要去看电视了,抱歉!”

说完,不待对方回应,就将话筒放回到音叉上,赶忙赶回自己的座位,倾听起来。

在他之前,曾婉与曾天,已经一溜小跑解决了个人卫生,抢了回来。

真的有很浓的京戏味!

香港本地没有太过浓厚的京剧氛围,但也不陌生。

粤剧乃是吸收外省吸取所创,自然而然就带有京剧的元素。例如粤剧也有西皮、二黄之类的表演形式,唱腔则以江南一带的昆山腔、海盐腔为发展原型。

至于角色,更是吸取了京剧中的几种主要类型,有六柱之说: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解放后,马连良、俞振飞、张君秋等部分大陆京剧名家曾入港暂住,培养了一批京剧爱好者。到六十年代,部分京剧爱好者为了推广京剧,还曾开办戏剧学校、创办了“七小福”京剧班。

目前武侠片中的几名武生,洪金宝、成龙等人,便都是出自这些学校、武生班的培养。

正如京剧在时代发展中逐渐势衰,粤剧在本地也有相似经历。

作为爱好传统戏剧的中青年人,在坚持自己的喜好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希望有一种表现方式,可以保留传统戏剧的精髓,又能促进它的发展。

听到把摇滚、京戏相融合,且融合得这么好的乐曲,曾婉老爸老妈都是感到一阵惊喜。

尝试固然不少,像这样兼具两者优点的新表现方式,实在是让人有眼前一亮。

随着前奏,屏幕中间显出歌名:粉墨人生!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电视机中传了出来:“祖先的玩意传到今天,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

与歌声相和,一个个武生从两侧筋斗连番,分别通场。

在这两行让人眼花缭乱的筋斗背后,一个个戏剧装束的演员纷纷登场,背对着观众。在他们所穿的戏袍背后,印着各自角色的大幅脸谱。

筋斗退场,又有一队队武生身着戏服,刀枪剑戟厮杀正酣地出了场,围绕着一众戏剧角色,在戏台各处展开精彩纷呈的打斗。花枪刚刚纷飞过后,又有武生陀螺般转个不休,一个个精彩的京剧打斗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流多少泪,出多少汗,

有多少辛酸多少感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万千个故事唱在里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