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七上八下求平衡(1 / 2)
有时候太过高端上也能成为信任品质的保证,这倒是让苗人风有点小虚荣;不过,这货经历的多,小虚荣很快就消失无踪。接下来自然就是对张飞遗迹的搜索,其实重点不在于物品,而是张飞的“蛇皇境”布局,这对于苗人风以外的武者来说,属于极大的惊喜。
苗人风虽然也是术境,但他是不可能把自己意境的布局说出来的,这岂不是把自己的命门告诉别人吗?另外,意境的构筑,很多时候又属于“灵感”,也就是所谓的“悟”,所以,就算有名师,在成境时,师傅也没办法全部指导,只能讲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蛇皇境”却是将一个完整的意境摆在了明处,这就相当于告诉别人,老张我是什么思路,布境是采用了哪些境物,又以何种方法将思路、武学、境物等等联系起来,最终形成蛇皇境;同时,蛇皇境有多少种变化,通过什么进行变化等等,张飞也同样没有保留的展现出来。
当然,不是说观看了完整的“蛇皇境”,就能够成就“蛇皇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传承”可不是简单的将祖宗的知识传下来,传承实际上还包括基因;不过,也有很多传承武学不讲求基因的,但象张飞、关羽之类的,往前数几十代祖宗都不是武者,却在他们这一代崛起的,就具有“基因传承”的要求。
张飞是武圣,只有超越武道者才会被称为武圣,三晋时期起码超过25个武圣,武道的巅峰是哪里?答案是“法身”,超越“法身”就是“道虚”;道虚分为地遁、破天,虚空,张飞达到地遁,接触到“破天”,所以,他被称为“半步虚空”。
后天三流宗,先天觅仙踪,是人“自我极限”的突破,气势、意境、法身、道虚是人“自我天地”的修炼。
前者是基础,只有突破自我极限,才能进行“自我天地”的构筑,也因此,有“非巅峰不成势,非先天不成境,非三仙不道域”的说法。法身是十圣划分出来的武道终极,但数千年下来,天地环境越来越差,武者们早就没办法达到“法身”的地步。
因此,才有了气势、意境、道域的新划分,就算是这样,也仍然极少人才能达到“道域”,不说前五千年,就说新的834年里,就没有一个武者达到“道域”;骆宾王被称为最接近“道域”的人,但也只是最接近,丫还没有筑境(道域),与苗人风一样都属于“术境”。
境分凡、术、筑三阶段,在灵池还没有改善天地时,李白等一大票高手都还在“凡境”里扑腾,直到苗人风从灵陆回来,这些高手才突破到了“术境”。而骆宾王也终于半只脚迈进了“筑境”行列,但仍然跟苗人风一样,苗人风同样也是半只脚迈进筑境的。
蛇皇境只是张飞遗迹中的一小部分,它是完整的境,也就是“筑境”,势、境、身、道即是紧密联系,也是独立成就;在意境中是可以施展气势的,同理,在意境中也可以施展法身,而这三者合一形成的就是“遁地”。
十圣把“法身”设为武道的最巅峰,就在于“遁地”已经脱离了“武学”范畴,它已经无法用“武学理论”来解读,它属于真正的术、法、神通;可以将能量进行各种转化,比如呼风唤雨,比如颠倒阴最等等。
象苗人风的“胎化易形”只能属于障眼法,若是到了“遁地”,就可以直接将自己“气化”为一块石头,也可以气化为一只巨鹏;当然,遁地还是有诸多的限制,不可能真的飞天遁地,还是会受到天地法则的诸多约束。
但若是到了那种层次,世界任何一之处皆可来去自如,由此可见,古武者们的彪悍程度是多么无法想象的,也就难怪天地环境会不断的恶化,生灵太过于强大,自然就无法承受;自然的恶化,也就减弱了生灵的强大,最终达到平衡,这是自然规律。
因此,生灵若想保持强大,就要维持自然的强大,这就有了兽陆、灵陆以及其余仍然隐藏没有被玩家发现的神秘地点,比如张飞遗迹。
苗人风是去过灵陆的人,他也是建筑“灵池”的第一人,同时,他更是改善天地环境的经手人,没有哪一个玩家能比得他对天地环境改善、恶化等等知识;因此,苗人风只是粗略的转了一圈,就发现张飞遗迹,并不是“传承”那么简单,它还肩负着“承载”的功能。
现实中有很多砖家说森林是地球的心脏,“玄陆”的心脏是什么?苗人风不知道。但他知道要维持玄陆不再恶化,需要武兽的存在,需要气脉的存在,需要灵陆的存在;改善天地环境,其实就是找回它缺失的零件,让它修复被人族、武兽等等造成的创伤。
↑返回顶部↑